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业生产中,棉田有大量的杂草,对棉花生长产生较大的威胁,为了提高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通常采用除草剂防除。但是,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污染,严重时影响土壤肥力和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因此,本文以棉田常用的除草剂氟乐灵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氟乐灵对棉花幼苗的影响,棉田氟乐灵积累时空差异性,氟乐灵对土壤主要低等动物蚯蚓的急性毒性,分析了氟乐灵的施用浓度、接种蚓量和灌水量影响氟乐灵降解的主次因素,研究了蚯蚓对棉田氟乐灵降解过程的影响,以及后茬作物甜菜受氟乐灵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氟乐灵施药方式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棉花苗期,氟乐灵的施用深度在4cm左右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药害影响可忽略;本试验中任何浓度的氟乐灵在药层为2cm时,对棉花幼苗均有影响。明确了氟乐灵在防除杂草的同时对棉花也有抑制作用,药层厚度对棉花幼苗生长的作用说明药剂在土壤的积累时效影响较大。 2.棉田氟乐灵积累时空差异性研究 在连续使用氟乐灵5年的土样中,随着深度的递增,残留量逐渐降低;在连续使用氟乐灵10年的土样中,随着深度的递增,氟乐灵残留量基本呈递减趋势;在连续使用氟乐灵15年的土样中,在0-20cm间,氟乐灵的残留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是在20-25cm土层中出现个小高峰。各个土层中氟乐灵的残留量均随着年际的增加而增大,使用15年后氟乐灵的残留均达到最大值,氟乐灵在土样中的平均含量在使用15年后达到最大值。 3.氟乐灵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以赤子爱胜蚓作为材料,研究了氟乐灵对蚯蚓的致毒和致死效应。氟乐灵对蚯蚓保护酶的影响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氟乐灵对GSTs和MFOs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氟乐灵各浓度对GSTs均表现出上升趋势;氟乐灵对纤维素酶具有抑制作用,氟乐灵各处理组的纤维素酶活性均低于对照。 4.影响氟乐灵降解的因素研究 氟乐灵施入土壤后随时间的推移残留量下降。氟乐灵的施药浓度对氟乐灵前期降解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中后期无显著影响;接种蚓量对氟乐灵前期降解速率无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蚓量对氟乐灵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灌水量对氟乐灵的降解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三个因素对氟乐灵降解的影响大小为:灌水量>接种蚓量>施用的浓度。 5.蚯蚓对氟乐灵降解过程的影响 本试验条件下,氟乐灵的降解符合动态方程C=C0e-Kt。CK中,氟乐灵降解的一级动力学方程:C=C0e-0.0326t(T1/2=21.29d),蚯蚓处理组中降解动力学方程:C=C0e-0.0355t(T1/2=19.51d),与对照相比,半衰期缩短了1.78d。 6.氟乐灵对后茬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残留在土壤中的氟乐灵对后茬甜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迟出苗时间2d;处理组甜菜的植株鲜重,主根长和主根干重均低于CK;三个处理组中甜菜的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氟乐灵处理组甜菜的MDA含量和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ro含量在三个处理组中均存在显著差异,F2处理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和F1中POD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