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脉冲中子源法堆反应性测量技术研究——测量系统研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脉冲中子源法测堆反应性的理论原理及脉冲中子源法中不同测量方法的适应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测量方案。系统中包括信号调理电路研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软件等的设计开发。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软件仿真及硬件测试,该系统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目标。FPGA技术和USB接口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克服了旧系统线路复杂、死时间较大、测量时间较长、不能完全实现在线测量等缺陷,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数字化脉冲源法测堆反应性系统研究的意义和目标;第二章介绍了脉冲中子源测堆反应性的理论原理和不同测量方法的适应范围;第三章为数字化脉冲中子源法测堆反应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描述了脉冲中子发生器的结构及测量系统硬件与软件的概述;第四章为脉冲源数据采集系统中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介绍了中子探测器与性能指标参数,前置放大器研制与性能指标参数,放大器及甄别成形电路的研制;第五章为脉冲源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采集卡及软件设计。介绍了用于本系统中FPGA内部电路的设计,系统大部分的数字逻辑电路都由FPGA来实现,采用图形输入和VHDL硬件描述语言相结合,简便了电路的实现;单片机设计把FPGA当作单片机的外设,利用单片机内USB接口电路,通过对端口地址的访问进行命令控制和数据的传输;基于Windows 2000平台的软件程序开发,同时包含了数据采集卡性能测试。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为用脉冲中子源法测次临界堆内的反应性及有关的物理参数测量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支持,对系统在零功率堆中运行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在水平布置条件下,对喷涂不同厚度的PTFE涂层的波槽管和圆管进行了滴状冷凝实验研究;以滴膜共存的模型为依据对部分实验工况点作了理论计算;并且从粗糙度的角度分析了冷凝表
学位
单离子束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束流技术,实现了单个离子、单个细胞的精确辐射技术,在生物、物理、微制造、环境与健康、太空环境模拟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成为功能强大的技术
学位
本文以单相水为工质,对6个当量直径不同(d_e=5.96、4.90、3.98、2.90、1.80、0.94mm)的环隙流道,在热水入口温度不同(50℃、60℃、70℃、80℃)条件下的冷却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