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802.16d的WiMAX基站系统实现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07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EEE 802.16标准作为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规范,可向固定、便携及游牧设备提供宽带无线接入,近年来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IEEE802.16d标准的WiMAX室外型微蜂窝基站的实现技术。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WiMAX技术的背景、主要特点和802.16协议的标准化过程,对WiMAX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依据IEEE802.16d协议栈模型,详细分析了其OFDM物理层规范。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WiMAX支持非视距传输所采用的技术。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目前WiMAX固定接入基站系统的主流解决方案,主要包括:Wavesat公司DM256方案、Fujistsu公司MB87M3400 SoC方案、Sequans公司SQN2010 SOC方案以及PicoChip公司PC102方案。其次,通过对芯片性能与基站系统实现复杂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确定了基于SQN2010作为核心芯片的室外型微蜂窝基站实现形式和应用模型,并给出了相应总体设计方案。 第四章提出了基于SQN2010的WiMAX室外型微蜂窝基站的硬件实现方案。设计了室外型微蜂窝基站的核心功能板,包括数据协议处理模块、外部控制模块、中频接口处理模块和环境参数采集模块。核心功能板与射频板、电源板配合可构成完整的WiMAX基站系统,达到总体设计指标要求。 第五章在提出的室外型微蜂窝基站的硬件实现方案基础上,利用Sequans公司基站评估板(SQN2010-RD)与客户端评估板(SQN1010-RD)进行系统测试,主要包括系统性能、发射机性能以及接收机性能指标等。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QN2010的WiMAX室外型微蜂窝基站可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通信网络的需求的日趋增长,单信道全双工(FD)中继技术正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FD中继技术能够提升系统容量,因此对FD中继技术的研究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无线ATC系统的QoS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ATC系统的现状、IEEE802.11b协议和无线ATC系统的发展,通过对无线ATC系统的组网通信方式以及AP布点方案的分析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逻辑链路层的自动请求重发协议(ARQ),对四种典型的ARQ协议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传统的物理层自适应技术及其常见应用,分析了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系统中的相关
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来说,由于能量的制约,延长设备工作时间受到了限制,使用能量收集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能量收集传输系统因具有提高寿
众所周知,疲劳驾驶已经是成为引发全球交通事故的又一大重要原因,同时其所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也日益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采用科学检测的方法辅助安全驾驶,预防驾驶员驾驶疲劳已
信息隐藏是将秘密信息隐藏于其他掩护媒体而进行传输的一种保密通信方式。有效的隐藏技术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不可见性、鲁棒性、安全性及较大的隐藏容量。数字图像因其包含大
立体视频已广泛被人们所熟知,它能给人们带来更逼真的视觉效果。由于我们所生存的空间是三维的,所以立体图像视频能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三维视频编码系统中的采集、编
本项目完成的是中国地面数字电视融合方案接收机同步系统的FPGA设计与实现。以Stratix系列的EP1S80F1020C5 FPGA为基础构建了主硬件处理平台。系统中数字下变频、高阶匹配滤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作为传统电视广播手段和新兴数字领域的结合,既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同时又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中国已制订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