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新报》创办于1861年11月,1872年12月31日终刊,字林洋行出版发行,先后由传教士伍德、傅兰雅、林乐知等人担任主笔,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一份有着重要地位的新闻纸。1861年,正是上海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取代香港成为新的报业中心之时,《上海新报》正是这一取代的标志之一。1868年2月,《上海新报》改革版面,报纸由原来的一张两版增至四版,整个版面显得醒目有序,1870年3月24日,又改进编排方法,在每条重要新闻之前,用头号字标出主要内容,读者一看标题便知其梗概。编辑业务开上海报业创新之风气。近代中文报刊的风格和内容一般都由主笔把握并贯彻,故主笔对报刊的出版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林乐知任《上海新报》主笔后,报道内容进一步扩展,完成了由广告宣传纸向新闻宣传复合型报纸的转变,《上海新报》作为一张近代化中文商业报纸已成型。《上海新报》的新闻与言论或显或隐地体现了西方的立场与观点,同时所刊大量的广告与图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在沪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市民身份转变,这一切都体现了《上海新报》已具备了近代化报纸的特征。《上海新报》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一枝独秀,成为当时中国上海唯一的一份近代化中文报纸。因此,深入细致考察《上海新报》,对于研究近代中文报刊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