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YE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需要国民共享改革成果”、“人1:1老龄化带来世纪养老危机”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四个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下,如何妥善解决中国约9亿农民的养老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基于基本的公平正义、国家稳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  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把重点放在了城镇,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而农村养老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集体经济的削弱,使得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日趋弱化,存在诸多问题,其核心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因此,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是一项关系到数亿农民的最重要的制度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证。  本文结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理论,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厦门市海沧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问题、制约因素、解决对策以及配套措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特征、效益和现实意义,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海沧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成效;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海沧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重点研究内容。其中,基础养老金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财政责任的主要体现,长期存在着保障水平低、地区差异显著等问题,基础养老金政府财政补贴机制一直处于不适度的状态。因此,在公平视角下对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机制进行优化研究,对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整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基础养老金政府财政补贴机制中存
学位
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和致力要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居民数量的急剧膨胀,拉大了住房价格与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支付能力之间
期刊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内在要求在于通过区域分工协作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珠江—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机构数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对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