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非经贸合作正在从贸易先行向投资引领方向转型。中非合作也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经贸关系对于塑造、促进和引领非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转型是非洲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中非双方互有需要、互有优势、互为机遇。本文在充分借鉴和梳理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将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型的理论关系概括为比较优势转换型、技术进步驱动型和政策保护扶持型三种,贸易和吸引外资对东道国产业转型总体发挥促进作用,但贸易为间接作用,其作用效果与东道国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贸易产品结构等因素有关,投资则更多表现为直接促进作用。其次,在从产业转型视角综合分析中非贸易投资的历史演进以及非洲实现产业转型内生动力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培育、产业集群和产业高度化三个方面提出中非贸易投资对非洲产业转型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剖析世界经济格局从“中心-外围”结构向“双循环”结构转变的背景下产业转移趋势发生的变化,总结新形势对南南合作各参与方的新要求。最后,以南非为例,结合甘肃白银有色集团、海信南非工业园、华为南非公司在南项目情况分析总结经验做法,并以非洲20个国家2003年至2015年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豪斯曼检验对中非贸易投资和美非贸易投资与非洲产业转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对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效果进行比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贸易投资对非洲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并得出以下结论:一、短期内贸易制约非洲产业转型,投资对非洲产业转型具有促进作用。中国对非投资兼具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渠道包括通过技术转移培育当地人力资本,通过搭建工业园区等平台帮助当地实现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非洲产业转型意义重大,其对产业转型的拉动作用甚至大于对非投资,因此帮助非洲发展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应是中非合作的关键着力点。计量结果显示中非贸易对非洲产业转型的影响是负向的,主要原因在于非洲推动产业转型内生动力和消化吸收技术能力明显不足,双方贸易产品结构相对固化,非洲难以通过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转型。二、南南合作效果优于南北合作,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南南合作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中非贸易投资与非洲产业转型的相关性比较显著,但美非贸易投资与非洲产业转型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世界经济格局向“双循环”结构过渡和产业转移方向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推进南南合作方面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国家在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的过程中,应通过自主创新促进本国产业继续实现高度化发展,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等现象;其它发展中国家政府应为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从中国角度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到“一国一策”;二是注重投资引领,创新合作模式;三是强调“授人以渔”,推广合作经验。从非洲角度看,一是加大引资力度,优化贸易结构;二是推进一体化建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三是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政府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