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系核中尘埃环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观测技术的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子类被挖掘出来,弱发射线活动星系核(Weak Emission-Line Active Galactic Nuclei,简称WLAGN)就是其中之一。WLAGN的主要特点是发射线弱,但其他观测特征基本与普通类星体一致。本文主要研究了WLAGN的光谱能量分布(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简称SED)和尘埃环覆盖因子,并根据所得结果对一些模型做出了一些限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寻找双AGN的方法,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观测数据中。  在第一章中,我们简单综述了活动星系核的基本性质,包括活动星系核的分类、基本结构、基本观测特征以及统一模型。  第二章中,我们主要是介绍WLAGN。我们首先介绍了WLAGN的发现历史,以及它的观测特征,之后我们讨论了解释WLAGN弱发射线特征的主要模型。  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了低红移WLAGN的SED,和它们的尘埃环覆盖因子。我们首先利用Plotkin et al.(2010a)[1]文章中的样本,通过筛选建立了我们的样本。然后利用多波段的测光数据构造了73个WLAGN的SED,并将之与普通类星体的SED比较,发现形状基本一致,验证了前人的结论。之后我们利用70个WLAGN的测光数据构造了一个复合SED,这个复合SED可以用一个幂律谱和一个黑体谱很好的拟合,所得结果和高红移WLAGN的基本一致,意味着WLAGN的SED随着红移并没有显著的演化。最后我们计算了WLAGN的尘埃环覆盖因子,并将之与普通AGN的进行比较,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根据这些结果,我们详细讨论了WLAGN的模型,我们认为超爱丁顿吸积并非是WLANG弱发射线的主导原因。  第四章我们介绍了另一项工作,利用双AGN的光变不同步或者颜色不同,通过比较多次曝光上图像重心的移动来寻找双AGN候选体。我们讨论了传统寻找双AGN的方法,之后介绍了我们图像重心移动方法的原理,并验证了它的可行性,最后将之应用到巡天数据上。最终我们得到了400个左右的双AGN候选体。  最后一章,我们总结了我们的工作,并展望了WLAGN和双AGN搜寻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论文借助角动量耦合理论和不可约张量理论,导出了三价原子非相对论性哈密顿在拉卡基函数之间的矩阵元的一般表达式,给出了计算三价原子非相对论性能量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分析了
在这个工作中,结合最新的ALMA band3和APEX/SEPIA band5对一批红移大约0.15,Herschel选的星系的CO观测数据研究了星系的恒星形成效率(SFEs=SFR/MH2)。此前研究曾表明星系的恒星
D+→K0Sπ+π+π-是D+介子的六个黄金衰变道之一。该衰变道由于具有背景低、分支比大的特点,常被用作标记道或者参考道。深入研究该衰变道的中间过程并精确测量相应过程的比份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统计物理中随机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处理方法,然后主要就加性高斯噪声和乘性非高斯噪声共同作用的双稳系统的统计性质进行了研究。运用投影算子方法给出了该系
小角中子散射方法广泛应用于纳米量级物质结构的表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散射方法,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的小角中子散射谱仪和数据分析方法已经逐渐跟不上广大科研人员日益精细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相变和临界动力学以及Potts模型的综述,第二部分是作者对Potts模型临界动力学的三个研究工作的详细总结,包括对三种临界动力学的较为详细的介绍。 
B介子衰变可以用来检验标准模型,在其中的无粲B介子非轻衰变中由于树图和企鹅图干涉引起的大的直接CP破坏对于研究标准模型中的CP破坏的来源非常重要。另外,类似中性K介子系统
2012年,北京谱仪合作组利用运行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探测器,在J/ψ共振态附近的15个能量点上,采集了约83pb-1的数据。利用该数据,本文通过研究e+e-→e+e-过程和e+e-
六氟化硫(SF6)气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应用领域广泛。本文基于非分光红外原理,利用电调制红外光源和热电堆探测器,设计了SF6浓度传感器,并制成样品后对其性能指标参数进行
活塞环与汽缸壁的密合程度直接关系着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它们之间的密合程度可用漏光度表示。长期以来国内活塞环漏光度检测一直是采用人工目测方法,检测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