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浪底水库是对黄河中下游水沙调节与控制极其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运行10余年来,水库岸坡再造现象十分普遍,既有松散堆积物在库水作用下产生的坍岸问题,又有因变形、滑坡等因素造成的边坡稳定问题。随着水库高水位的运用和调水调沙时水位的变化,岸坡失稳变形越发显著,库周滑坡、塌岸等地质灾害日益突出。处理好小浪底水库库周重点地段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问题,关系到小浪底库区和周边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保障库周居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以小浪底库区1#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滑坡前期勘察测绘资料以及期间对滑坡的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小浪底库区1#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采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LOPE/W模块对各水平的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现阶段滑坡体在正常蓄水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且有部分安全储备,滑坡体发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7度或8度地震条件下存在失稳的可能性。对影响滑坡体稳定的重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最终得到各因素的影响次序依次为:地震烈度>滑带内摩擦角>库水位骤降>滑带黏聚力,符合小浪底库区1#滑坡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 建立该滑坡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对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得出滑坡体自然工况、暴雨工况、库水位骤降工况、不同地震工况下的变形量。通过数值分析可以得出,滑坡体现阶段的变形量不大,滑坡体现阶段处于稳定状态,除了极端情况下,滑坡体发生较大的变形概率较小。 通过1#滑坡体的监测数据对滑坡体现阶段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监测位移绘出滑坡体各监测点的位移矢量图。分析结果表明,在监测期内滑坡体呈北东向缓慢滑动,并伴有下沉趋势。采取灰色理论对滑坡体未来五年的变形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绘制预测位移矢量图。预测结果为:未来五年滑坡体沿原滑动方向向库区方向呈缓慢变形趋势,远小于设计的预警值,整体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较小,滑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局部区域存在变形破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