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纤维正压预氧化过程中径向结构调控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4936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氧化过程是PAN基碳纤维制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却因纤维表层环化结构捕获氧和氧扩散的竞争机制易形成径向不均匀的皮芯结构。这种径向结构会被后续碳化处理继承,增加碳纤维结构缺陷,限制力学性能提高。探索如何有效调控PAN预氧纤维的径向结构对发展新型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通过在不同环境气氛压力下制备PAN预氧纤维,研究了压力对PAN预氧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提炼归纳出预氧纤维径向结构在不同压力下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时间变量,研究两种工艺参数的协同影响机制。并通过热失重分析,模拟碳化过程,研究了预氧纤维径向结构与热稳定性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1)225℃,40min的条件下,在预氧化过程中施加压力,相较于常压下制备的PAN预氧纤维,纤维皮部面积增大,反应区域向芯部扩展,皮芯比增大,由常压下的88.11%增加到22k Pa下的95.35%,径向不均匀的皮芯结构得到有效改善。继续增加压力至30k Pa,芯部区域的PAN大分子反应程度迅速增加,皮部面积占比增大,由22k Pa下的95.35%增加到30k Pa下的98.67%,纤维径向结构由皮芯结构向均质结构转变。借助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发现施加14k Pa-22k Pa范围内的压力,纤维中PAN环化指数由0.318增加到0.458,表明压力促进了氧扩散过程,打破了纤维表层的阻碍势垒,促使芯部氧催化环化程度大幅提升。继续增加压力至30k Pa,环化指数由0.458增加到0.496,环化程度增加趋缓,但氧化和脱氢程度明显增强。显示环境气体压力促进了纤维内部的化学反应,向更多的氧化和脱氢反应方向移动。(2)在225℃的热处理温度下,14k Pa下预氧纤维分别热处理20min、40min、60min后的皮芯光密度差值为0.0319、0.0375、0.0375,表明较小压力下预氧纤维径向上皮芯现象明显,环结构捕获氧占据主导地位,一定范围内的时间增加了预氧纤维径向不均一性;30k Pa下预氧纤维分别热处理20min、40min、60min后的皮芯光密度差值为0.0197、0.0196、0.0189,表明较大压力下,氧扩散占据主导地位,预氧纤维径向结构较均一。(3)在225℃、40min的热处理情况下,随着压力从14k Pa提高到30k Pa,800℃时样品的碳化收率从55.30%提高到65.58%,均高于0k Pa样品52.48%的碳化收率,表明加压制备的预氧纤维具有更高的碳化收率;500℃时样品的碳化收率从62.31%提高到74.69%,表明压力改善了径向结构,预氧纤维生成更多环状特征结构,提高热稳定性。(4)在225℃的情况下,14k Pa预氧纤维分别热处理20min、40min、60min后在800℃的失重率从49.53%下降到44.70%,再下降到38.92%。30k Pa预氧纤维分别热处理20min、40min、60min后在800℃的失重率从40.21%下降到34.42%,再下降到34.22%。表明随时间增加,预氧纤维中特征结构含量增多,提高热稳定性;较高压力下,纤维径向结构比较均匀,一定时间后,热失重变化小,预氧化特征结构增多的时间效应不明显。表明径向结构改善更有利于热稳定性提高。
其他文献
在光学信息编码功能材料中,光子晶体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材料的有序排列形成了可以反射特定波长电磁波的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 Gap)。将光子晶体与响应型材料结合,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响应进而达到改变晶格参数实现光子晶体对不同波段光调控的目的。本文设计制备了具有高折射率的硫化镉光子晶体,并将其与响应型材料结合,通过角度依赖性、以及对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荧光调控,制备出具有高折射率光子晶体
学位
手性微纳结构,在自然界运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大自然启发,大量的手性材料被不断设计与开发,促进了手性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手性微纳粒子,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和表面形貌可控、分散能力强以及加工性能好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炔作为手性聚合物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对映体分离、光电子器件、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利用手性螺旋聚炔构筑手性微纳粒子对于开
学位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一致性要求,要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更深度化的融合。研究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现实问题,结合校本730智慧评价系统,从目标精确、评价创新、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对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进行实践探索,以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能。
期刊
<正>近年来,各大高校食堂的餐饮浪费现象日益严重,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为尽快制止这一不良现象的蔓延扩散,高校积极发挥思政教育优势作用,借助思政理论知识和实践引导来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餐饮浪费现象的严重危害,引导其逐步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就餐习惯。由李丰、钱壮和钱龙编著、
期刊
新疆龟兹石窟壁画中保存下来的6—7世纪时期的王族供养人像,呈现出“模式化”的服饰和面貌特征,尤其是“脚尖站立”姿态和多人并排站立的图式结构,与伊朗和中亚艺术有极大渊源。其表现形式与龟兹王族身份的构建、宗教礼仪以及人们的观看习惯和审美观念有关。
期刊
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功率密度高等诸多优点成为储能器件的有力备选。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当下投入应用的电极材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容量和能量密度不够高。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由于理论比容量高,有望改善上述缺点。目前TMPs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本较高的钴和镍磷化物上,而关于低成本铜的磷化物的探索几乎空缺。因此本文主要从适当掺杂与复合的角度出发,优化Cu3P基材料的制备工
学位
氢化丁腈橡胶(HNBR)由于较好的耐油、耐化学和力学性能,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材料之一。但是在HNBR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价格较为昂贵的Pd、Rh和Ru等贵金属催化剂,此外残留在HNBR中的贵金属催化剂也会对HNBR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科研工作者从催化剂的制备和脱除两方面出发,(1)非均相催化剂在加氢完成后可以通过离心等方式分离出来,经后处理可重复利用,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低于均相
学位
聚合物共混是将多种聚合物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出宏观上均匀连续,且兼具共混组分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有机硅热塑性硫化胶(TPSiV)是一种以硅胶为分散相,热塑性基体为连续相,具有独特的“海岛结构”的高性能热塑性硫化橡胶(TPV)材料;其中,TPU基体的TPSiV具有优异的包覆性能和出色的人体触感,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手环、电子设备、医用材料等方面。而TPU和SiR两组分之间存在界面粘合力低、热力学不相容的
学位
以对位芳纶纳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聚合物纳米纤维研究当前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聚合诱导法作为一种全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可以从单体出发,利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胺(PPTA)的平面共轭特性,控制PPTA在聚合过程中的自组装,将PPTA直接聚合成纳米纤维(PANF)。PANF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前途的高性能纳米构建块,表面性质及其调控对于其进一步组装形成的高次结构和性能至关重要。本论文以PANF为基体,利用纳
学位
光固化树脂粘接剂是粘接牙齿组织和龋齿填充材料复合树脂的关键材料。因复合树脂流动性较差难以进入到牙体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粘接,利用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填补牙本质/牙釉质的孔洞后,可实现复合树脂与牙组织的结合。但聚合后树脂的体积收缩,容易在粘结界面产生缝隙,细菌容易入侵,造成二次龋齿。目前尚无具有抗菌和再矿化性能的光固化粘接剂商品,无法有效杀死入侵的细菌,也无法有效修复间隙,导致修复体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抗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