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规划强调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应当努力贯彻“人的城镇化”等方针。而“人的城镇化”过程中最为棘手、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城镇住房问题。因我国早期特殊的国情,加之现在社会管理体系相对落后和户籍、住房等制度分割,导致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群体被城市住房体系所摒弃,面临着住房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本文将对农业转移人口商品住宅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进城购房意愿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农业转移人口购房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以此为参考。首先是提出了支撑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二元经济结构论、“推-拉”理论、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之后是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仍为农业人口,但是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主要依靠务工收入生活的劳动者。通过以上工作奠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本文通过系统的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可能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未来5年进城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之后,本文通过利用网络和线下收集到的307份调查问卷资料,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业转移人口未来5年进城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找出了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购房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对各相关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可知,有59.0%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可能在未来5年内进城购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子女读书或者是子女结婚,影响其购房的主要因素为收入和房价,从中我们可知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购房仍为刚性需求。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未来5年进城购房意愿的logistic模型分析我们可知,对农业转移人口未来5年进城购房意愿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自身特征有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工作稳定性,家庭特征有家庭中完全从事非农行业人数和家庭平均月收入,政府政策有政府针对购房的行政政策及税收政策。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为促进会昌县城镇化进程为进一步增大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商品房的需求,从政府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即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工作保障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振兴乡村教育和加大对进城购房农业转移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