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际话语权不能称之为世界性强国,一支军队如果没有战争定义权和阐释权也不能称之为有战斗力的军队。从二十一世纪的几场世界局部战争中不难看出,国际军事舆论话语权已经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新闻评论作为争夺国际军事舆论话语权的“匕首和投枪”,正逐渐成为未来舆论战不可分割的攻占领域和角逐战场。 本研究以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和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以《解放军报》“钧保言”评论产生以来全部23篇署名评论员文章为样本,通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等方法研究其话语形态。将所有的“钧保言”评论看作是一个话语整体,首先从篇幅、主题内容、话语行为类型、版面分布、传播效果等方面探析“钧保言”评论话语区别于其它文本话语的整体特征;接着从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修辞和互文性方面,对“钧保言”评论文本进行具体入微的考察。通过辩证分析社会与话语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笔者发现存在着诸多影响《解放军报》“钧保言”评论话语方式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钧保言”评论话语运作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钧保言”评论找到在国际军事舆论角力上的定位点、发力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