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明代建筑琉璃探析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dh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琉璃建筑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山西矿藏丰富,拥有极大数量的琉璃原料,为琉璃制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建筑琉璃的主产地。明代以来,山西琉璃匠师世袭传承、师徒接替,创造了大批精美的琉璃艺术作品,多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明代山西琉璃建筑分布之广居于全国前列,建筑琉璃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山西建筑琉璃的概况;第二章探析山西明代建筑琉璃的工艺和技术输出;第三章探讨山西明代建筑琉璃构件及其演变;第四章选取山西明代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琉璃建筑进行剖析;第五章讨论山西明代建筑琉璃蕴含的政治文化。本文以山西明代建筑琉璃生产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特点及代表建筑为主要内容,利用类型学分析、文化因素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对部分建筑琉璃构件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剖析古代建筑琉璃所包含的政治等级制度和中华民族吉祥文化寓意。
其他文献
2015年秋季对6个菜心品种开展田间试验,调查其生长物候期、植物学性状、产量、抗病性、品质等,以期筛选出适合苏南地区秋季栽培的菜心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6个菜心参试品种
通过将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植病研究法课程中,改变学习过程,开展学生、师生之间协作探究问题、成果展示与交流等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当中,达到提高学生动
通过普查1997—2006年3-5月典型西南热低压天气过程,分析其气候特征,归纳热低压的生命史,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初生、成熟、相持和填塞。利用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