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疏散准备时间预测的城市居民区人员应急疏散模拟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事件下,城市居民区内及时的、安全的疏散对居民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针对学校、办公楼等公共空间展开。但与公共空间疏散不同的是,在城市居民区尺度下的应急疏散研究中,必须考虑疏散前决策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疏散准备时间对疏散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由于疏散空间的复杂性,为实现城市居民区安全疏散的目标,在进行疏散分析时通常采用疏散建模的方法。目前有很多仿真模拟软件可供使用,但无论选择何种软件都需要设定建模参数,这可能对整体疏散结果产生显著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居民区人员应急疏散模拟研究方法,将人员疏散准备时间研究和疏散仿真模拟相结合,从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行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预测疏散准备时间来进行城市居民区内疏散模拟研究。该方法首先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研究区内部的建筑结构数据,并采用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居民疏散前决策行为样本数据。然后,通过结构化的行为数据并建立模型来预测不同类型居民的疏散准备时间。进一步开展室内外三维一体化应急疏散模拟,将研究区内各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疏散过程整合进行仿真模拟,使城市居民区的疏散模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另外,为了理解关键参数对仿真模拟软件以及疏散结果的影响,研究中还选取了人员步行速度、肩宽、加速时间、障碍物距离、舒适距离及保持舒适距离的人员密度、持续时间、碰撞响应时间这八个参数作为影响因子来进行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本文运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敏感度计算公式计算参数的敏感度,探讨对疏散模拟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参数。本文提出的方法强调了在微观尺度下城市居民区内部不同居民在疏散准备时间上的差异,并对多种情景下的人员疏散进行了室内外三维一体化仿真模拟,相比传统疏散模拟方法所得到的疏散模拟结果接近真实情况。对模拟结果进行时空分析,发现潜在的疏散问题,提出相应的应急疏散管理优化策略与建议。该方法考虑了居民区人员疏散准备时间,能使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疏散过程,对于降低突发事件风险和影响,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和应急疏散决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七村居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考虑与不考虑疏散准备时间两种不同情景下的疏散模拟结果,分析研究区中潜在的疏散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决策方案。结果表明,疏散准备时间对居民区人员应急疏散过程有重要影响,包括疏散时间、参数敏感性、各出口人流量和道路人群密度(拥挤时间和拥挤程度)。模拟过程与真实疏散情况相近,所得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突发事件情景下居民疏散过程的了解,尤其是疏散准备时间对疏散过程的影响,从而帮助优化与提升城市居民区的应急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和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教师课堂角色由“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课堂话语势必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教师课堂话语一直是国外语言学者和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课题,国内学者对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多针对大学英语课堂,直到近几年,才有部分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小学教师课堂话语。本文通过课堂观察法对6位英语教师的故事教学课堂话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以及对部分课堂片段进
不育症是男科常见病症之一。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人口中有10%的夫妇患有不育症,其中男性造成的不育占30%~40%。精液质量与男性不育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男性不育症诊断及疗
随着手机、微型相机等便携式设备的不断普及,随见随拍已变成一种社会潮流。由于这种拍摄方式没有专业摄像设备的支持,会使拍摄的视频出现明显的抖动问题,最终影响视频的观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从获取的途径、特征到分析方法,都发生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经管类本科统计学作为学习数量分析的传统基础课程,也急需进行相应的变革。
工人报作为工会组织的报纸、我国工人阶级自己的报纸,伴随找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工会工作的蓬勃发展,曾经一度辉煌,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推动
通过运用不同的药物,可以调整机体的内环境以及人体与外界的平衡,达到减少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中药如何首乌、柏子仁、川芎、刺五加、桑寄生、墨旱莲、牛膝、肉桂、沙苑子
注射用丹红是由丹参和红花制备而成的黄褐色疏松状固体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作用,临床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病、脑血栓及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