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生代时期,中国东南部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区,对整个华南地区中生代成矿作用影响显著,加之独特的岩石类型,历来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江西玉华山火山盆地位于闽西赣东构造岩浆活动区的北缘,离相山火山盆地最近仅相隔10km,二者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位置,都处在著名的赣杭铀成矿带上。前人对相山火山岩研究非常成熟,但是对玉华山火山岩研究略显贫乏。因此本文拟选取玉华山火山岩重要组成部分—玉华山超单元和桃溪独立单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各单元的地质特征及成岩时代,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岩石成因机理、物质来源及构造环境进行探讨。玉华山超单元由凌里(K1L)、晋参(K1J)、塔溪(K1D)三个单元组成,主要分布于玉华山盆地的北部,出露面积约占整个火山岩体1/3。经鉴定,其主体岩性为侵出-侵入相碎斑熔岩及碎斑花岗斑岩。另外首次在该区发现大量熔结凝灰岩,这一发现证明玉华山火山杂岩的形成经历了完整的喷发-侵出-侵入岩浆活动,而非前人认为的“碎斑次花岗斑岩体”。据基质结构不同将碎斑熔岩划分为边缘相K1L、过渡相K1J及中心相K1D三部分。各单元岩性渐变过渡,矿物组成相同、含量相近,结构构造相似,反映物质来自同一岩浆演化作用。桃溪单元(K1T)岩性主要为侵入岩巨斑花岗(斑)岩,斑晶巨大、基质结晶程度高,成岩机制与玉华山超单元明显不同,属后期深成侵入岩。但总体矿物组成及含量相近,反映与玉华山超单元具良好的亲缘性。利用高精度LA-ICP-MS U-Pb锆石测年技术对四个单元新鲜样品测定的结果显示玉华山超单元火山杂岩成岩年龄约137Ma,桃溪单元为132.72±0.84Ma,明显晚于前者。说明玉华山盆地主体火山岩的成岩年代均为中生代早白垩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侏罗纪,其中玉华山超单元3个单元误差范围内一致的年龄说明玉华山大规模的火山侵入活动可能是一次集中而短暂的活动。玉华山盆地大规模火山活动约在137Ma停止,后转入侵出-侵入岩浆作用阶段。玉华山超单元及桃溪单元在地球化学参数及特征的相似性进一步反映了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高硅、富钾、弱过铝、钙碱性系列、右倾稀土配分曲线、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负δEu异常明显,结合微量元素特征、O同位素证据指示玉华山火山杂岩在成因上与相山杂岩同属S型花岗质火山-侵入岩。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Pb同位素组成指示源区幔源铅加入不明显,构造环境具造山带演化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玉华山盆地中生代构造背景为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引起的大陆活动边缘环境,并由此造成的岩石圈消减和所引起的玄武岩浆底侵而导致上覆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为玉华山火山杂岩的形成提供了原始岩浆,地幔活动只提供热源,并无明显组分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