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中叶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工业化逐步趋于衰落,作为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载体的城市传统产业空间随之逐步衰退,而立足于信息化、全球化基础上的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产业空间的全球转移和重组。同时以“第三意大利”和硅谷为代表的西方新产业区发展模式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之上的城市新产业空间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新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力量。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进行研究,可以给中国推进新兴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也对丰富新时期的中国城市地理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NewCitySpaceofIndustryinChina)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以城市为依托、以新的生产方式和(或)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为基本特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空间,是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传统工业空间相区别而存在的空间类型。按照空间区位的差异,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分为街区型、边缘型、近郊型和远郊型四种,其中后三种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部,并主要以开发区的形式存在,是开发区型的新产业空间。不同类型的新产业空间既具有共性的发展规律,也具有差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本论文立足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以空间分析为主线,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空间区位与空间结构规律以及空间整合的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鉴于研究资料的可得性和作为城市空间要素的普遍性,论文将具体研究的范围界定为三种开发区型的新产业空间。为了给研究提供实证基础,论文以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市为实证区域,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为实证个例进行具体分析。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进行了研究概念的辨析和理论框架的探讨;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重点研究了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揭示了分化效应及其对城市新产业空间产生的作用机制与过程,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产业空间集聚与空间扩张规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其中第四章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空间区位效益规律,第五章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规律;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空间整合机制与方法;第五部分包括第七章,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八章进行了总结、展望与讨论。其中,第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通过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发现,虽然全球性的新产业空间要素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但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空间分化效应、创新与开放协同效应是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城市新产业空间是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而从城市空间中分化出来的,分化程度的差异形成不同区位与功能类型的新产业空间。新产业空间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和相应的空间扩张而得到发展和壮大,在新产业空间的产业集聚中,创新和具有根植性的中小企业的作用极其重要,而对于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则不仅要培育创新能力和内源性的本地中小企业,也要抓住全球性产业重组的机遇,承接国际性产业转移来推动本地的产业扩张,因此,创新与开放的协同效应是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产业集聚的关键。产业集聚是新产业空间的空间扩张的基本动力,但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扩张中,存在非产业因素的作用,比如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推动等,导致新产业空间的扩张出现开发和出让土地远远大于实际建设用地的情况,而在已经集中连片建设区域内部也存在闲置用地点缀其中的不协调状况,论文将其称为新产业空间的外部“光圈”效应和内部“蜂窝“效应,该效应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土地利用效益,直接导致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比国际其它区域的新产业空间规模偏大和而地均产出低下。论文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了评价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动态指标结构和方法。 第三部分:即第四、五章。主要研究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空间组织规律。论文通过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区位和内部空间组织的分析,发现存在区位效益规律和微观区位-结构-功能相关律。 在区位效益规律研究方面,论文通过对新型区位主体区位需求的分析,发现其区位需求可以概括为有利于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理区位、有利于接近高素质低成本劳动力和智力密集的地理区位、具有优惠的投资政策和完善的经济制度的地理区位、投资环境良好的地理区位、资本富足、消费潜力大的地理区位。这些区位需求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区位条件,这是一种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角度的空间区位;二是内在的区位环境,是有新产业空间内在的设施和政策以及服务所构成的开发条件的集成。论文以新产业空间的区位条件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区位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发展效益分析,发现存在明显的空间区位效益规律: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具有较强的沿海指向、大都市指向、都市边缘和近郊指向,总体上看,依托中国沿海区域大都市、位于其近郊和边缘区的城市新产业空间,无论是投资密度、出口密度,还是国际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都明显高于距离沿海较远、依托城市等级较低、和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新产业空间,即新产业空间的发展效益与其三个层次的区位条件呈现较强的关联性,而且不同层次的区位条件与新产业空间不同方面的发展效益联系。 在内部空间组织方面,论文通过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规划实例的大量解析,发现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中确实存在着因微观的空间区位差异而带来的空间结构与开发模式的差异,边缘型新产业空间倾向于采用开敞的层状结构,近郊型新产业空间倾向于采用半开敞的扇形结构,而远郊型的新产业空间则采用独立的城市结构比较适宜。这就是中国开发区型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中存在的微观区位-结构-功能相关律。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研究认为,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区位效益规律和微观区位-结构-功能相关律勾画出了其基本的空间组织规律,但现实的新产业空间由于种种原因而并不一定按照该规律设定的逻辑发展,同时由于多个新产业空间之间存在竞争,因此导致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出现许多的矛盾,包括区位的偏差、空间的错位和功能的异化等,因此必须通过空间整合来予以校正,论文提出了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空间整合机制。 上述提出的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区位效益规律和微观区位-结构-功能相关律勾画出了其基本的空间组织规律,是本论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 全文共附表72张,附图61幅。
其他文献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惟土壤盐渍化严重,滨海盐渍土的面积约占土壤总面积的63.6%,盐渍化已成为制约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了解区域土壤盐分空间
北京大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梁柱今年是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百年诞辰之际,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80周年。之所以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80年前,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李大钊,首先从俄
识别和建立保护网络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国在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国际框架》公约中,提出了各种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战
导航是ITS与LBS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作为导航应用的基础,导航数据库数据模型在信息内容、拓扑关系描述与要素表达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导航数据的建模不但要描述道路网及相关空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 ,离不开先进的科学仪器。在当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 ,科学仪器尤其是国家投入巨资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
近两百年来,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物排放正在改变着全球生态系统,即使是边远地区(极地、亚极地和高海拔地区)也正在经历着比以往更加强烈的环境压力。高山地区湖泊通常较
本文研究内容围绕波谱库中知识发现以及地表参数混合反演模式两个方面展开。在知识发现方法上,以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为例,建立了用于从波谱库中提取先验知识的时空广义加法回归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作为雷达遥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具有数据获取可以全天时全天候进行、测量结果特别
20世纪既是城市的世纪也是城市规划的世纪。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城市规划是那些使城市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绝大部分城市居民比从前生活得要好得多
陆面过程模式已成为人们研究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工具。陆面过程模式已从早期简单的水桶模型发展为至今复杂的集成模式。集成陆面过程模式(Integrated Land Surface 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