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产煤量最大的城市,除此之外,拥有大量的石墨、水泥矿石等矿产资源,因此鸡西市也被称之为煤城、石墨之都。然而,大量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加工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护和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在相关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研究的前提下,在先锋物种优选、废弃地基质改良、废弃地造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针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效益及评价方面的研究却比较缺乏。本文以鸡西市水泥矿石废弃地的樟子松-赤松混交林模式、赤松纯林模式、赤松-沙棘混交林模式、沙棘纯林模式4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同类型废弃地为对照,通过野外植物调查、土壤取样,实验室土壤理化性能以及枯落物持水特性测定,筛选出了影响植被恢复的18个因子,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从中选定了丰富度指数、PH、全氮、枯落物生物量、速效磷、全钾、有机质和土壤饱和含水率7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植被恢复效益的评价体系。通过对7个选定指标的数据分析,算出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把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很差5个评价等级,在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工矿废弃地在不同植被模式下的生态恢复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沙棘纯林的模糊综合评价为较好,樟子松-赤松混交林、赤松纯林为一般,赤松-沙棘混交林为较差,裸地的模糊综合评价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