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质量特征的时空变异及环境效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生态学的"尺度-格局-过程"的视角,以土地质量的"P-S-R"为框架,在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对土地利用、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土壤养分、水土流失、气象和地形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地观测,借助GIS采用统计分析和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立地和流域两个尺度上土地质量特征的时空变异及环境效应.
其他文献
该实验室曾以水稻蜡质基因(Waxy)5上游区中的31bp序列(-839bp~-809bp)为鱼饵,用酵母单杂交系统从水稻cDNA文库中筛选到几个阳性克隆,其中一个为c89.用c89cDAN为探针筛选水稻
换流装置已经在化工电解及电力传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本文涉及的滤波换相换流器(FCC)是一种新型换流装置,具有谐波抑制及节能降耗功能。目前针对FCC在长距离电力传输领域的应用研究刚开始,且仅限于单条独立直流输电系统(HVDC)的谐波及无功特性等方面,其研究全面性及事实依据性还有待提升。特别随着当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MIDC)的实际形成,FCC在直流传输领域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0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在《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传统电网安全性的降低,各国纷纷加快对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研究。分布式发电技术具有运行方式灵活、环境友好性强等优点,但对大电网干扰较大,制约了其的大规模使用。微电网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分布式发电和大电网之间矛盾的局面。微电源多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微电网,具有灵活的控制和运行方式。但由于其惯性较小,在当受到扰动时,系统会发生振荡失稳。所以与传统电网相比,微电网的稳定性
二代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测序数据的大量积累,为植物基因组SNP的发掘提供了平台和条件。目前,猕猴桃基因组测序及序列草图绘制已经完成,且已经公布了大量的EST序列,这为大规模猕
该文回顾了槭属AcerLinn.植物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前人分类的科学性,初步探讨了槭属植物的分类依据、起源和演化规律及地理分布.作者通过地河南槭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黑豆蚜[Aphis craccivora(Koch)]属同翅目、蚜科,别名有花花生蚜、苜蓿蚜、菜豆蚜、槐蚜等,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寄主植物广泛.除取食对植物造成的损害外,黑豆蚜还传播植物
蓝藻水华对湖泊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滇池是中国受水华影响最严重的湖泊之一.该研究通过在滇池为期一年的定点监测,研究滇池蓝藻水华发生的时空特征,并且同步监测了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