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浆液的凝固特性及其原液着色纤维的制备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位芳香族聚酰胺(PMIA)是在1962年首先被合成的一种新型聚酰胺品种。由于它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与可纺性,PMIA的纤维与纸制品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和服装,在耐高温的场合,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对高性能纤维的需求不断提高,间位芳香族聚酰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由于PMIA纤维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高,小分子染料很难进入纤维大分子内部,导致染色困难,这严重阻碍了芳纶纤维,尤其是耐高温的着色PMIA纤维的发展。本论文对PMIA的合成中各种杂质的影响及PMIA浆液的凝固性能,还有着色PMIA纤维的制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工作。首先,在聚合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甲醇、乙醇、乙酸、乙胺等杂质,进行了一系列的PMIA聚合试验,通过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以考察聚合体系中各种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进而确定各种杂质的最低含量。对聚合过程溶剂的回收利用,降低成本以及PMIA的工业化大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为了便于对凝固过程双扩散进行观察和研究,采用宏观模型,即采用直径在1.0cm左右的圆柱形液流在凝固浴中凝固。在DMAc和水的纺丝凝固浴体系中,由于DMAc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随着DMAc和水双重扩散的进行,凝固样品的重量开始增加,其重量随凝固时间的变化反映了凝固过程的速度。因此这种宏观模型虽然与实际的纺丝细流相比存在一定的体积效应,但可以从本质上反映凝固样品与凝固浴之间双扩散动力学过程,对于实际纺丝过程中凝固成型及双扩散机理的认识以及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最后,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根据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PMIA着色纤维,并对其进行了机械性能、染色深度、热失重、取向度及其化学结构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原液着色PMIA纤维的机械性能受颜料加入量的影响很小。本论文的创新点是:1、系统地对PMIA聚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杂质做了分析,讨论了每种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给出了每种杂质在聚合体中不影响PMIA浆液纺丝的最低含量,对PMIA纺丝工艺中DMAc的回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在国内还没有系统地报道,有一定的创新意义。2、在PMIA湿法纺丝的基础上,利用原液着色的方法,制出着色PMIA纤维。虽然我国对PMIA纤维的研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但是着色PMIA纤维仍然还是空白,故原液着色法制备着色PMIA纤维也有一定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结构萜类对盐酸普萘洛尔透皮活化能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盐酸普萘洛尔透过离体鼠皮的渗透系数,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透皮活化能。结果由计算公式得到不同
目的研究香附理气颗粒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LPS刺激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碳粒廓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等实验,研究香附理气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正>近年来稽留流产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研究报道,妊娠妇女中20%~25%有先兆流产的症状,其中有15%最终停止发育[1]。83%的早期妊娠终止发生在7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 15例TTP患者,其中7例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另8例患者除上述治疗外,以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
目的分析孕11+0~13+6周子痫前期高危人群中胎盘蛋白13(PP13)与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血清中的表达,评估其对高危人群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预测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孕龄
专利是对发明创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保护方式。自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专利法以来,已公开的中药专利已达3万件以上。但由于我国中药业者缺乏经验和国际视野,加之中药自身存在局
目前海上探井数据管理中尚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地方,给探井数据入库、使用和管理带来困难。文中对如何规范海上探井井名命名、根据井的属性创建探井数据以及对探井数据
二十多年的发展证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并且已经在小型平板显示方面商业化如数码产品的显示屏。但是,OLED器件中的有机膜的
2005年,西宁市首批经济适用房开始建设,2008年正式交付使用。之后的几年中,青海省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的问题愈加重视,最近一期的工程总面积达到240000平方米。对西宁市经济适用
在时光的车轮驰行到今天,我们发现,彼此矛盾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存在,都在当代舞台上拥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它们杂混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共生景观。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