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我国的光伏原材料多晶硅却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而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国内应用市场狭小。2011年以来,美国、欧盟的相继双反,给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打击,并使很多光伏企业面临破产的境遇。德国作为光伏应用大国,其光伏产业链相对完整,国内光伏企业的技术也较先进,国家对企业和居民户的补贴政策较完善。通过与德国光伏产业在发展现状、供需结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的地方,并对我国光伏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文章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对德国和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主要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产业链的发展和政府的光伏补贴政策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部分对中德两国光伏产业的供需结构进行了比较。主要从中德两国光伏产品的供给、光伏产品的国内外需求以及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情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德两国光伏产业的产业结构。主要从光伏的行业结构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企业规模以及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德两国光伏产品的贸易结构,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德两国的贸易结构进行了对比。论文最后一部分主要从规模经济、产品升级、政府补贴政策和要素禀赋优势四个角度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结构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总之,我国光伏产业的结构转型是必然的,所以政府、企业和居民户应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