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在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其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标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成型速度较快。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我国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报告指出了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当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满足物质的需求转化成满足精神的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文化产业需要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政府。政府如何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充足保障,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吉林省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支持作用为研究切入点,运用新公共管理、市场失灵理论、政策科学理论相关知识,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经验借鉴和因果分析等方法,总结吉林省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采取的举措与取得的成效,分析出吉林省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制定政策针对性不强、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低、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相对有限、对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撑薄弱等问题,并分析得出政府职责定位不清晰、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科学规划、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多元化投融资策略、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的力度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北京等地区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吉林省文化产业实际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战略眼光对吉林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吉林省政府应该从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战略规划、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环境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整,提出提高政策扶持针对性和精准度、构建科学产业战略规划、完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改善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重视人才引进培养的优化建议,切实提高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