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冗余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四川省国有企业数据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的主要特征是:市场疲软,产品竞争能力差,管理服务水平低。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存在大量的冗余资源,特别是“冗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要求国有企业通过“减员增效”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各大中型企业实施减员下岗,无疑对企业的减亏增盈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行减员的同时,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企业持续获得更大的增效上。我们有些企业在实施这一措施的过程中,把“减员”看成是治理企业的灵丹妙药,认为只要减员了,就一定能增效,企业就能生存下去,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减员增效是企业改革采取的一种措施,并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本文从四川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项目(W110759)“四川国有经济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过去五年间的国有企业基本情况和财务绩效数据中,筛选出600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绩效数据,并以此为样本,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四川省国有企业提高经营业绩提供一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包括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的评价,国有企业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的特征以及普遍采用的增效方法,引出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企业中的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对于企业资源和企业的冗余资源的研究文献及结果回顾。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包括样本的选择、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及步骤、研究的图表及数据结果。  第四部分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包括实证检验结果概述、实证检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是结束语,主要阐述实证研究结果给企业改革带来的启示。  企业的冗余资源并不仅仅只是企业的成本,它可能还是企业培育独特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只有不断扩展对企业冗余资源的来源、性质和特征的认识,人们才能有效地管理组织内部的冗余资源并充分发挥其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企业中的冗余资源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国内外的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对于那些企业改革过程中面对如何处理冗余问题的经理人员而言也尤为重要。本文对四川省2001年和2002年600家国有企业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企业的组织冗余与绩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是负相关,或者是正相关,这对如何有效地利用企业的组织冗余提高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结果能给企业的经理人员、国内国外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带来一些启示。首先,简单地消除冗余毫无疑问是不明智的,因为我们的研究表明冗余在两个阶段都对绩效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其次,仅仅了解冗余有些时候对企业是有利的还不够,还应该知道本企业的冗余范围,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战略来提高绩效,例如,如果企业冗余与绩效处于正相关阶段,一味盲目地开发新产品和国际市场,大量的投入不仅会消耗掉企业的冗余资源,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第三,实践人员必须重视冗余的负面影响,他们必须清楚地知道“理想”的冗余水平会带来不理想的绩效下降的结果。例如,企业因过度地多样化和国际化,导致绩效下降。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渐形成,电力企业由原来相对垄断的形势逐步转向市场化。为了使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目前,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正向着规范化、信息化、职业化、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过滤策略的科技文献自动标引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大规模训练语料,很容易作为处理模块嵌入到其他文本处理环节中,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另外,还提
本文对上海地区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上海地区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状况比较严重,平均得分在3.5左右。员工感受到的“行为冲突”要显著高于“时间压力
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作为经营对象,经营特殊商品的金融中介组织。商业银行必须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作为自己的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