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危机出发,本研究发现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过程中存在人文精神迷失、儿童生命意蕴消解以及儿童生活疏离等现象,其所带来的最终结果是教育本真意义的迷失。而陷入危机之中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先寻找其作为教育的本真意义所在,对话正是实现教育本真意义的一条澄明之径。虽然学前儿童具备艺术欣赏的潜能,但是由于其年龄特点,欣赏的过程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因而,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成为本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着眼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真实的教学情境为依托,试图通过对对话理论和杜威的“一个经验”概念的分析,探索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力求搭建起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桥梁。进而,展开对话理论的阐释。首先从语言学的范畴开始考察对话,然后梳理西方不同学者的对话理论,进而提出本研究中对话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理念存在的对话,一种是作为交际方式的对话。但是,仅仅界定了对话是不够的,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中的师幼对话也应突出其作为艺术欣赏教育的独特性——审美性。因此,本研究将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界定为:对话理念指导下的具有审美性的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意义与学习的过程。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应有两种属性:教育的本真属性和其作为艺术教育的审美属性。但是,现实中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师幼对话并没有达到这种本真属性与基本属性兼备的状态。因此,第四章首先结合对话的理论(包含作为理念存在的对话和作为交际方式存在的对话)对现实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的本真进行批判与重建;然后依据杜威的“一个经验”概念,对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的审美性进行批判与重建。“一个经验”概念是杜威美学思想的核心,其包括完整性、连续性、冲动性以及整一性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有机联系在一起。当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具备这四个特征时,就具备了审美性,具备了其作为艺术欣赏中对话的基本属性。
其他文献
针对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问题,设计出了一个以Arduino单片机为核心的光功率跟踪系统。该系统由光线强度检测电路、上位机、舵机驱动模块、光伏电池板、位置反馈模块、串口
<正> Aumund公司许多年来一直提供具有中心链条的斗式提升机。这种链条是由高质量材料制成,经过特殊的淬火处理,耐磨性能高。经过不断的研究尝试,又制出了新的角托架。这种角
儒墨之争是复杂性问题,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是由当时的文化状况决定的,既是话语权之争,也是政治道路选择之争。文化史上的儒墨之争产生了四种格局:儒墨互非
无论患者有无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期合并高血糖并不少见。这种血糖升高与预后相关,而且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既往无糖尿病的ACS患者。对所有ACS患
2017年11月大气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呈4波型分布,东亚大槽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南支槽平均位置位于90°E附近。11月全国平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结构化P2P系统通常使用数据复制来提高数据可用性,但P2P环境中的节点搅动、多节点并发更新以及恶意节点的存在也为副本的一致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协商的算法要求节点间
<正>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以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和出发点,以技术在教
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为例,详细阐述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恰当情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麦积山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例,利用多媒体壁挂式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