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是指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自我奋斗和完善的重要的精神品质。自强自立精神使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树立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培养了他们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鼓励了学生们参加各种独立自主的实践活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样需要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具备自强自立精神,这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其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时代交付的使命。长期以来,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但是自强自立精神作为国家、社会所倡导的新的精神面貌,民办高校的培育工作还需要完善。 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论述了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民办高校的概念、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概念及其特点、自强自立精神的概念,同时论述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以及党的五代领导人关于自强自立精神的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培育工作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滞后、培育方式单一、方法手段陈旧、文化缺失、章程制度不完善以及培育对象自我培育意识差六方面的问题。对此笔者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独立精神和能力的培育、丰富培育的方式、依托社会实践创新教育手段,拓展实践平台、优化培育的环境、民办高校章程与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培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