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笛鲷胚后发育的条件优化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 Bloch 1790),隶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俗称红鱼、红笛鲷,台湾名赤鳍笛鲷,属广盐性鱼类,大多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区。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和易于大规模养殖等优势被确定为海水养殖的优良候选品种。近年来,在华南地区各沿海省份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红鳍笛鲷作为养殖新品种,到目前为止,该物种的人工繁殖已经试验成功,但其仔、稚鱼在育苗阶段死亡率和畸形率较高,由于缺乏红鳍笛鲷胚后发育的基础数据,很难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质量。针对红鳍笛鲷早期阶段高死亡率和高畸形率的问题,本研究从骨骼结构、消化生理、免疫生理、饵料选择性和驯化时间五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红鳍笛鲷的胚后发育,先后开展了5个实验,深入探讨红鳍笛鲷骨骼胚后发育与诱发的畸形、免疫生理、消化生理、饵料选择性和早期驯料,旨在掌握基础数据,提出改进措施。一、探讨红鳍笛鲷1-36日龄的骨骼胚后发育与诱发的畸形现象。结果如下:(1)孵化3日龄时,头骨出现角鳃骨、基鳃骨、鳃下软骨和四个鳃弓;从仔鱼侧面可观察到小梁软骨和筛状软骨已经出现;脊索为轴向的悬浮结构;出现早期胸鳍结构,匙骨开始发育。(2)9日龄时,颌骨开始钙化;脊椎骨和鱼鳍的形成与钙化;脊椎内的神经弓在10日龄开始发育。在11-12日龄脉弓开始发育;腹鳍支鳍骨首次出现在9-11日龄时期,在14日龄时,硬棘开始钙化。(3)18日龄时,颌骨大部分已经出现钙化,在31日龄时钙化完全;16日龄时,神经弓和脉弓都清晰可见,神经弓开始钙化;脉弓在20日龄开始钙化;神经弓、神经棘、脉弓、脉棘于24日龄钙化完全;在16日龄时,脊柱开始发育,27日龄时脊柱中心钙化完全;腹部成对的肋骨在24-27日龄开始形成,在27-30日龄完全钙化;于18日龄时,观察胸鳍条可形成胸鳍结构;在24日龄时,胸鳍硬棘开始钙化,在36日龄时,硬棘和胸鳍条完成钙化;胸鳍软骨、翅片和鳍条在19日龄时开始发育;鳍条在24日龄开始钙化,36日龄时钙化完全。(4)骨骼出现畸变,当生长发育处于各阶段时,仔、稚鱼骨骼也将出现不同的畸形率及不一致的类型。本次实验在450条样品中,共计发现14种骨骼畸形。观察孵化36日龄时的200条仔鱼,其中骨骼结构分析结果观察到一种及以上畸形发育的共有79条(39.5%)。脉棘与神经棘畸形(两种的畸变率约32%)。此外,暂未观察到头骨、胸鳍、臀鳍及背鳍发生畸变现象。二、探讨红鳍笛鲷1-36日龄消化系统发育情况,基于消化酶(包括淀粉酶、碱性磷酸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与组织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1)以下为组织学的研究结果:2日龄时,可观察到消化道中部不断膨胀。3日龄时,观察仔鱼能够开口;末期时,卵黄囊可完全吸收。4日龄时,可初步形成胃及鱼鳔。14日龄时,可形成胃腺,于肠前端内能够观察到幽门盲囊初期结构。16-17日龄时,胃逐渐分化为幽门、贲门与基底三大区域。(2)以下为消化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酶活的测定结果。上述五类消化酶总酶活水平均不断上升;其中于初孵开始,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比酶活水平则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比酶活水平不断上升,四类消化酶总酶活水平不断上升;脂肪酶、淀粉酶比酶活水平于4日龄、10日龄上升至最高峰。上述五类消化酶总酶活水平均不断上升,于32日龄时,脂肪酶、淀粉酶酶活水平上升至最高峰,其他3类酶于36日龄时均增加;于17日龄时首次检测到胃蛋白酶的比酶活,然后呈上升趋势;于20日龄时胰蛋白酶比酶活水平上升至最高峰,于36日龄时碱性磷酸酶比酶活水平上升至最高峰。三、探讨红鳍笛鲷1-36日龄免疫系统发育情况,基于免疫酶(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钠钾ATP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组织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为组织学的研究结果:红鳍笛鲷孵化2日龄时,可观察到早期肝胰腺逐渐发育。4日龄时,能检测到肾小管可发挥造血作用。6日龄时,可形成脾脏原基。14日龄时,可观察到胸腺逐渐发育。下列为免疫酶的测定结果:随着仔鱼不断生长发育,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钠钾ATP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酶活水平也不断上升,于29日龄给予颗粒饵料后,上述指标均迅速上升。结果显示在4日龄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水平上升至最高峰,10日龄时钠钾ATP酶活水平上升至最高峰,之后再缓慢降低。四、对不同密度轮虫投喂下,红鳍笛鲷仔鱼的生长存活、食物选择进行了探究。轮虫投喂密度为10-20 rotifer·m L-1时,仔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无显著差异,其投喂处理下的仔鱼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较1和30 rotifer·m L-1密度投喂处理组高。采用1 rotifer·m L-1密度轮虫进行投喂,不仅减少了个体早期食物的摄入,而且还延缓了食物从轮虫到卤虫的转换时间。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在初始投喂阶段使用密度为10-20 rotifer·m L-1的轮虫对仔鱼进行投喂。五、研究了驯料时间对仔鱼期红鳍笛鲷的影响。实验采用相同的驯料方式、不同的驯料时间(孵化后天数:DPH):13DPH(W13)、16DPH(W16)、19DPH(W19)和22DPH(W22)对红鳍笛鲷仔鱼进行喂养,对其生长存活、RNA/DNA比和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W19和W22处理组个体生长和存活率显著高于W13和W16处理组,而W19和W22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W13处理组个体RNA/DNA比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而W22处理组又显著高于W16和W19组。驯料时间对红鳍笛鲷仔鱼个体消化道上皮细胞的高度存在显著影响,22日龄时,W13和W16处理组个体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显着低于W19和W22处理组。从以上生长存活、RNA/DNA比和消化道上皮细胞的高度分析结果来看,红鳍笛鲷13日龄即可驯料,而最佳驯料期为16-22日龄。有关组织学和营养学的数据证实了以上结论,这些结论将有效指导红鳍笛鲷的驯料操作,并为其他仔鱼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更全面、更科学的探讨红鳍笛鲷的生理机能发育机制,以期有效改善其育苗工作。
其他文献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新突破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此,本文认为应尽快树立10种高等教育新观念:即一是树立整体的高
本文在概述实物期权理论基本逻辑的基础上,分析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资本投资中的作用,总结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运用期权方法的基本原则。
“机床设计数字化、机床工艺验诚数字化、机床效能数字化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将开启中国机床市场数字化制造的黄金十年。”经历了2001年到2017年的快速发展,过去几年,中国数控
采用建立数学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进行有机融合,追求学生评价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凸显学习评价的针对性和激励性。"以人为本"的数学成长记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将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多学科优势,针对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际前沿问题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了许
东风Sharing-VAN 1.0 Plus由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自主研发,这是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深化研发转型,贾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实现研发创效的新突破,也是东风公司技术中心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15NiC uM oN b5-6-4性能的影响。发现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降低后升高,强度逐渐降低;随回火保温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降低,冲击韧性逐渐升高;结果表明
利用且末县近50a的气象、水文、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多年来且末水资源及其各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结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影响水资源变化的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50a
合同管理同施工索赔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履约能力才能及时发现索赔机会,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众多小微型网络不断涌现。蜂群终端网络具有建设成本低、自主性强、组织形式灵活和易扩展等特点,通过智能集群、无线通信和协同作业等技术的支持,在安全监测、灾害预警、野外测绘、工业自动化和城市智能化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受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融合不断深入的影响,各独立网络间得以突破物理位置限制,实现跨网络信息共享。而卫星网络作为空天地一体化体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