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地质储存中CO2-流体界面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地质封存是最具前景的温室气体CO2减排方法之一,其储层选址有深部盐水层、油气藏等。在CO2注入储层的过程中,流体之间的界面张力(Interfacial tension,简称IFT)直接决定了封存安全性指标、注入能耗及最大存储量,因此流体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及界面性质是CO2储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目前实验已测得了CO2-盐水系统中IFT随盐成分、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油气藏中混溶态(CO2+原油)-盐水的IFT随CO2浓度的变化关系,但是未对其变化的物理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简称MD模拟)是物理化学过程机理研究的重要工具,可观测到实验难以测得的微观结构及特征。因此,开展CO2-流体系统IFT变化机理及界面特性的MD模拟研究,可更好地阐述地质存储中IFT现象产生的本质,为其变化过程的预测提供依据,对CO2存储效率的提高起到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利用MD模拟的方法开展了CO2-盐水界面中盐成分对IFT的影响研究。以343K、20MPa下的CO2-NaCl、CO2-CaCl2和CO2-(NaCl+CaCl2)混合盐界面作为研究对象,从原子特性参数和离子强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IFT变化的因素,并进行了IFT变化规律的预测。结果表明,在单一盐离子的影响中,大约80%的IFT变化是由阳离子电荷数引起的,其次势能阱深度的影响较大NaCl和CaCl2界面IFT增加值随离子强度成线性变化,且其斜率相近,说明离子产生的电场对IFT的影响是具备量化条件的;在不同混合盐摩尔比下,单位离子强度IFT增值基本上趋于一个定值,由此总结出了CO2-强电解质盐溶液系统的IFT预测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其次,开展了300-373K和4-30MPa范围内CO2-NaCl系统界面IFT的MD模拟研究,分析了CO2体相密度、物质界面过余量、界面分子平均取向角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IFT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关系,尤其是压力拐点Pplateau的存在原因。CO2体相密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其增大趋势在Pplateau时变缓,导致了界面上水分子的受力产生变化,引起了IFT的改变;压力升高,CO2的界面累积量和离子的界面驱离量都呈现增大的趋势,离子在界面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Pplateau的取值呈现出与盐成分无明显联系的现象;界面上CO2分子与水侧水分子的排布规律与T型CO2-水界面化合物的结构相符,且P≧Pplateau时水偶极更加倾向于指向水相,水合物的表面活性剂特性更明显,造成了IFT随压力的变化趋势,导致了Pplateau的存在。最后,以易于模拟的正己烷作为原油的代表,进行了油气藏中混溶条件下CO2.原油-盐水界面的初步研究,分析了330 K、20 MPa时混溶相中不同CO2浓度XcO2下(CO2+正己烷)-NaCl溶液系统的界面微观性质。结果发现,当XCO2升高时,界面厚度和粗糙度都增大,这说明分子渗透更深,分子热波动引起的毛细波纹更短,CO2分子取代正己烷与水分子形成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导致了IFT的降低;当XCO2=62.5%时,即C02与正己烷质量比趋近于1:1时,CO2的界面累积量及正己烷的驱离量都达到最大值,C02的表面活性剂效应最强烈;界面厚度内各分子的取向倾向规律都随着XCO2的增大而减弱,这是由于CO2分子在界面的绝对密度分布增加而造成的,分子取向倾向性的降低再次证实了CO2和水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正己烷与水之间更强烈。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不仅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宁国市为例,通过对该市山核桃产业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各层次段的教学方法,解决体育教学中不同层次教与学的实质问题,且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具体实践方案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本文通过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重视生命的体验性。在课改之路上遇到了许多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量。在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民营企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怎样处理这些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国际化发
作为传统污染物,重金属污染对生物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多种多样且长期持续。有毒金属被海洋生物吸收后进入水生食物链,发生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并通过海产品消费给人类健康带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电力工业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本文笔者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理
利用GPS定位技术服务于矿山测量,需要进行必要的坐标转换或点校正工作,而点校正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GPS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统的吻合程度以及点位测量精度。文章以徕卡GPS测量系统为例,对该系统在王庄煤矿矿山测量应用中一步法点校正的操作原理及定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影响校正精度的因素,旨在为GPS在王庄煤矿工程建设中更好服务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