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05-2006年间在全国9省市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进行横断面调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推荐的标准.利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关系。结果(1)代谢综合征个体中发生高尿酸血症为25.28%,而非代谢综合征组为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不管是代谢综合征组还是非代谢综合征组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女性,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1)。(2)尿酸水平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线性趋势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按总人群的尿酸四分位数分析发现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1.94%,14.94%,19.33%,34.44%,趋势卡方检验P<0.0001。分性别分析时也发现与总人群相同的结果且相同尿酸水平下男性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女性。(4)无论男性还是女性,SUA水平均随着甘油三酯、肌酐、体重指数、腰围、总胆固醇的升高显著升高(P<0.0001),但随着HDL-C升高却显著降低(P<0.0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TC、LDL-C、肌酐等因素后,尿酸每变化一个单位,其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为0.99倍(95%CI:0.96-1.02),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人群分为高尿酸组和非高尿酸组时,发现高尿酸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是非高尿酸组的1.22倍(95%CI:1.07-1.40),而当尿酸四分位后,与第一组相比,最高组的OR值为1.20(95%CI:1.02-1.41),其余依次为0.97(95%CI:0.83-1.12),0.95(0.81-1.10),但只有最高组具有统计学意义。(6)分析不同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发现: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高血压、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糖异常发生率亦逐渐上升(趋势检验P<0.0001),但在低HDL-c血症发生率上未见上述趋势。除此之外还发现,尿酸水平随着血压、BMI分类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具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发生高血压是非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19倍(95%CI:1.06-1.33);是发生肥胖的2.09倍(95%CI:1.89-2.33);发生高甘油三脂的3.77倍(95%CI;3.37-4.22);发生低HDL-C血症的1.38倍(95%CI;1.18-1.63);发生血糖异常的1.51倍(95%CI:1.33-1.72)。结论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异常)之间关系密切。因此,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二尿酸与高血压前期关系目的研究不同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2005-2006年间我们在全国9省市进行横断面调查,从中选取了7839名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并根据尿酸的四分位数将该人群分成四组(<209μmol/L,209~262μmol/L,262~324μmol/L,>324μmol/L),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下尿酸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根据不同性别下尿酸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成不同的组别:男性(<250μmol/L,250~306μmol/L,306~366μmol/L,>366μmol/L);女性(<193μmol/L,193~236μmol/L,236~285μmol/L,>285μmol/L)。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尿酸水平与发生高血压前期的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尿酸水平下,患有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是不同的,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P<0.0001),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女性人群中(P=0.04),但未在男性人群中出现(P=0.66);相关分析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尿酸与舒张压(DBP),空腹血糖(GLU),肌酐,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均呈强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肌酐,LDL-C,HDL-C,TG,TC,GLU,BMI等危险因素后,发现尿酸的最高四分位组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是尿酸最低四分位组的1.3倍(95%CI,1.1~1.5),且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3)。结论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高血压前期发生率的增加有关,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它多重危险因素。研究三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调查我国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了15706例城乡自然人群,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08%,其中男性为14.59%,女性为10.21%(p<0.0001);且男性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322.33±133.11)umol/L,(255.61±100.49)umol/L,p<0.0001]:(2)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卡方检验p<0.0001),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女性人群中,但男性人群却发现高尿酸血症有下降趋势。(3)高尿酸血症伴发疾病中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80.4%),其次为超重和肥胖(74.61%)、高血压(58.32%)、腹性肥胖(45.47%)、糖尿病(11.80%)。(4) 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年龄(OR=1.01 95%CI:1.01-1.02)、男性(OR=1.36,95%CI:1.21-1.53)、高甘油三脂(OR=4.28,95%CI:3.84-4.76)、高胆固醇血症(OR=1.19,95%CI:1.06-1.33)、高血压(OR=1.17,95%CI 1.05-1.30)、肥胖(OR=1.69,95%CI:1.52-1.88)、饮酒(OR=1.36,95%CI:1.19-1.56)与高尿酸血症升高相关.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控制血脂异常对降低高尿酸血症及其影响的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许多国家曾经或现在仍然面临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这一状况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且还制约着经济长期的持续稳定发展。上个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煮、微波、蒸3种烹调方式和处理时间对娃娃菜、芥菜、芥蓝中硫苷物质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和芥菜中的总硫苷含量是娃娃菜的4倍,各蔬菜硫苷组分
考试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和检验方式,是教学远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并对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模式在考试内容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审计质量对商业信用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且结合我国货币政策进行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相对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数学教学就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是动物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对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
目前学术界对贫富分化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忽略了主体的价值阐释.应当从主体的价值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解读贫富分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信息系统灾备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方面。论文在对山西省各
空运医疗后送是平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的主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伤病员的病死率和伤残率。由于骨科伤员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救护人员采用特殊的治疗措施:稳定的固定;创面的负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25年的经验,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为实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