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合成视角看网络流行语中的仿拟现象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日益普及,催生和繁荣了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不仅丰富了网民的语言,拉近了网民之间的距离,其触角也已超出了网络之外,对日常生活甚至主流媒体语言使用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仿拟,由于其简单和创新的特性,被不同领域的人运用,屡现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中,同时也一直吸引着许多学者研究的目光。作为人们对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世界的认知的反映,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认知规律在人们意义构建过程中所起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与传统的对仿拟的定义、分类、特征和修辞效果的研究不同,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网络流行语中的仿拟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本研究的对象是2006-2011年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汉语新词语选目,新词语的调查语料源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包括平面媒体、有声媒体和网络新闻)的全部语料。这些流行语内容覆盖商业、艺术、服饰、政治、科技、医药、健康体育、计算机、食品、法律、生活方式等领域。本研究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该理论来源于心理空间理论,主要试图描述意义构建中概念的投射和整合。该理论认为意义构建过程中会出现四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首先,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被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然后通过组合、完善和阐释,在整合空问中生成层创结构,其包含两个输入空间中都没有出现的原素。本文首先在分析和综合以前对仿拟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出网络流行语中仿拟现象的特点以说明仿拟广泛用于网络流行语的原因,最后以整合理论中四种基本的整合网络结构为顺序,用例子来演示这些流行语形成中的认知作用过程。本文在大量收集语料的基础上,以定性研究为主,采取解释与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这些流行语产生过程中的仿拟现象进行认知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心理空间的映射和概念合成是这些流行语产生的内在机制,层创结构的产生则是这些流行语广泛传播的内在动力。研究同时证明,概念合成理论可以用来阐释网络流行语中仿拟现象产生的内在机制。从概念合成角度对网络流行语中的仿拟现象进行研究是从认知语言学方面进行的一个新的尝试,也是对概念合成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阐释。希望这种尝试可以对网络流行语中仿拟现象的探索有所帮助,也希望概念合成理论能够更多的被用到对其他现象的科学研究中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以某院住院5 d以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设计满意度调查内容,自制满意度调查表,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经颈
目的:研究中药消囊汤对卵巢囊肿的影响。方法:将62例卵巢囊肿妇女随机分为消囊汤组及桂枝茯苓胶囊组,两组分别于月经后用自拟消囊汤和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预防医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展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一种,病变主要浸润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目前观点认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衡在UC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高速发展,以电教为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护理三基操作实训中的运用,成为三基操作实训的发展趋势.在护理技能教学中,通过录像、搜集技术集锦、课中录像等方
不纯正不作为犯在刑法领域中,从来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难题。她曾经像一个幽灵,缠绕西方学者们达一两个世纪之久,曾几时,不作为犯被置于作为犯的阴影之下,一度显得“门前冷落车马稀
免疫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病原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和渗透,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因此,免疫
期刊
目的探讨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