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榆次区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463人,占总人口的8.41%。榆次区作为三线城市,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发展态势。面对当前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退化,榆次区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的养老方式,其中机构养老模式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进入人们的视野。区域养老机构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养老机构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与机构养老需求有关。2013年底,榆次区共有养老机构12家,其中6家城市养老机构,4家农村养老机构,2家社会福利院。总床位数1105张,其中民办床位398张,公办床位707张。通过对榆次区养老机构的深入研究,选择福泰老年公寓、老年社会福利院、北田中心敬老院三家养老机构为样本,进行实地调查。福泰老年公寓属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共设床位260张,入住率74.23%;老年社会福利院属公办福利性养老机构,共设床位数140张,入住率91.43%;北田中心敬老院属省、市、区投资,由乡镇建设并管理的公办养老机构,共设床位100张,入住率40%,工作人员13人。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人们逐步接纳机构养老。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分析,选择榆次区300位60岁以上老人为对象,从老年人住养老机构的意愿、机构养老的费用负担、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总体有16%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当老年人收入水平较高、文化程度较高、职业较稳定、家庭规模较小、子女数量较少、养老机构费用负担较轻时,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较强,反之则较低。此外,机构设施较完备、照护服务质量较高、能够提供充足精神服务的养老机构,更能吸引老年人的关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榆次区机构养老服务逐步得到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认可,但受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机构设施条件的影响较大。通过对供需矛盾的分析,发现榆次区机构养老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收住对象有限,二是管理体制不合时宜,三是配套标准不达标,四是人员配置不足。榆次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给予完善:一是要制定实施方案,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合理定位,优化资源配置;三是要培养服务大军,保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