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语境下中美英语新闻语篇言据性特征的对比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yao89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究危机语境下中美英语新闻语篇言据性所呈现出的异同点及其可能的原因,着眼于中美英语新闻语篇言据性特征的对比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新闻在学术领域已经引起了很大关注,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对汉语新闻或者英语新闻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英汉新闻进行了对比研究。本研究基于对相关文献综述的整理分析,对近几年危机语境下中美英语新闻语篇进行具体的语料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法,找出危机语境下中美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英语报道时据素使用的异同点。同时用定性分析法观察对比两种语料中据素的使用特点,探析中美据素选择和实现方式出现异同点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对于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的危机事件,中美双方报道的语调相似。传闻类据素,预期类据素和演绎类据素在中美英语新闻语篇中都使用最多。同时中国英语新闻语篇中较多使用归纳类据素,而美国英语新闻语篇多使用言语资源类据素。总体而言,中国英语新闻语篇多使用一些常见的表达,美国英语新闻语篇倾向于使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新闻报道的交际意图,中美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于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使用的熟悉程度是影响危机语境下中美英语新闻语篇据素使用异同的主要因素。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危机语境下中美英语新闻语篇言据性特征的差异反映出了中美英语新闻语言使用上的区别以及两国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
其他文献
从保留文化特色的思路出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对如何处理商标翻译中的民族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
利用Weibull统计分布分析了上浆对炭纤维单丝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了上浆前后炭纤维表面和截面的结构形貌及表面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当纳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加剧,工矿企业废气、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日益增多,造成了大气质量的持续恶化。大气质量的恶化是由于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过大,超
<正>这次天津市科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十次党代会、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跌倒风险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09月至2010年02月期间在南京市鼓楼医院体检和就诊并初次接受平衡测定的年龄在50~90岁的9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角逐,而且是文化的较量。就郑州而言,今后的发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市民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这归根到底取决于提高城市文化软实
当前高校把师德建设作为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师德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理论,研究教
目的 设计基于Python高空作业车液压故障诊断系统,提高故障诊断效率。 方法 以工作过程中转向动作失效为例,建立液压系统故障产生原因的故障树,对故障定性分析。利用传感器
在涉及物资分发与收集或提供服务的诸多部门中有着各种各样的 VRP(车辆路由问题 ) ,现有的对于 VR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需求是确定性的情形。由于实际情况中需求往往是随机的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延续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承前启后、前后相因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就最为辉煌的延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