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型LBP和Floatboost的人脸检测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检测作为人脸识别的前提条件,其检测效率和速度都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的识别效果,因此人脸检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提出了大量的人脸检测算法。基于局部特征的方法可以快速并准确地确定一幅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但却很难检测出一幅图像中人脸的大小和具体位置。其主要的难点是人脸模式可变性和外部条件,如人脸表情的多样性,光照等。由于上述原因,提出了大量的基于统计理论的机器学习算法,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类算法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自学习能力,根据测试集可以建立检测模型,进而对测试集进行检测。2004年Viola将基于矩阵特征的Adaboost算法应用在人脸检测中,使用Adaboost进行学习生成强分类器,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该算法是人脸检测领域的经典算法之一。然而,该算法所选的特征是最原始的矩阵特征,为了达到较高的检测率,不得不选择很多特征值,而且级联的级数过高,难以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而Schmid提出的CS-LBP特征可以很好的表示人脸局部纹理特征,这将大大提高人脸检测速度。而Floatboost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Adaboost获得的强分类器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分类器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CS-LBP特征和级联Floatboost检测算法进行人脸检测。为了兼顾人脸检测中的TP、FP和检测时间,做出了如下改进:a)对CS-LBP纹理特征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计算简便且表现力强的纹理特征,来减少FP和加快检测速度。b)为了进一步提高Floatboost的性能,采用双阈值Floatboost算法来训练强分类器,可以进一步地减少级联的级数,从而加快检测速度。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改进,在MIT CBCL,BioID和AT&T数据库中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型LBP和Float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在保证了高TP的同时,还减小了FP和检测时间。最后将分层过滤思想应用于灰度图像处理中,即先采用基于haar-like特征的双阈值Floatboost级联分类器来快速地选取人脸候选区域,然后在人脸候选区域中采用基于改进型LBP特征的双阈值Floatboost级联分类器来精确定位人脸。
其他文献
周期结构(从理论层面讲)可以认为是无限大的平面阵列结构或者立体阵列结构,并且结构的阵列单元完全相同,阵列排布通常采用一维、二维以及三维等多种方式。常见的周期结构包括频率
现代战争中复杂态势的出现要求指挥者能够协调多种资源参与多个行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处理这种复杂态势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和挑选能达到理想效果的行动规划(COA—Course of Act
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新颖的亚毫米波准光单脉冲天馈,其结构由组合透镜、准光单脉冲和差网络、平凸透镜以及角锥喇叭构成。主要目的是修正其结构参数,以增宽带宽。准光单脉冲和差网
纳米晶的纯化是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前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了传统的醇致纳米晶沉淀的提纯过程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醇类在纳米晶聚沉过程中主要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