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居”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能否妥善处理好居民的住房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虽然住房具有商品性,应该由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但是在房价居高不下,多数家庭无力购买商品住房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介入住房市场,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居民的住房权。因此,住房保障在任何国家都是必要的。
廉租房制度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而建立的,它通过整合优化社会资源,在住宅领域实现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促进了公平正义,满足了居民“安居乐业”的心理需求。并逐步成为我国住房保障领域的核心,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外的廉租房制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发展都比较成熟。而我国廉租房制度始建于1998年,直到2008年才在全国各个城市建立起来,虽然在保障范围、保障方式、保障标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是仍然由于起步晚而显得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廉租房制度总是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如法律体系滞后,保障范围狭小,资金和房屋来源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廉租房制度的顺利实施,导致相当数量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仍然存在没有住房或住房困难的现象,这明显与我国保证“人人有房住”的目标不一致。因此,探讨如何完善廉租房制度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廉租房制度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到了必须加大措施完善的时候。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查找出廉租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因为,并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如何完善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