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某医药集团主要研发、生产各种类医药保健品和外用消毒用品,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混装制剂废水和厂区内少量的生活污水,若废水不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危害。研究废水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提取废水、洗药废水、洗瓶废水、清洗设备的废水及卫生清洁的车间地面冲洗水和厂区内产生的生活废水。该废水属中低浓度有机废水,但是水质变化波动较大,COD浓度范围为500-1500mg/L,为了使出水稳定达标,特选用"A/O+BIOFOR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该混装制剂废水。采用前置反硝化的A/O系统,可以达到同时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目标,A/O系统出水后进入BIOFOR生物滤池进一步去除氨氮和COD,最后出水指标均达到《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表2中的规定要求。经过三个月的调试运行,取得结论如下:1、A/O系统的启动采用低负荷连续培养的方式培养污泥,第一周进水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2,当接种污泥逐步适应水质后,全面提升负荷,大约历时一个半月的培养时间后,污泥SV基本稳定在20%-27%之间,呈现黄褐色的絮体并且沉降性能良好,COD的去除率基本达到70%,氨氮去除率升至60%,系统启动成功。2、A/O系统运行稳定后,对COD和NH3-N均有较高的去除率。系统的进水COD在500-1500mg/L波动,出水COD基本稳定在200-250mg/L左右,对COD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75%;进水NH3-N为30-70mg/L,出水氨氮基本稳定在18-25mg/L左右,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55%。3、A/O系统稳定后的最佳运行条件为:运行温度25-35℃,SV30=20%-30%,MLSS=2500-4000mg/L,硝化液回流比=200%;A池进水pH维持在6.5-8.5之间,DO<0.8mg/L;O池前端DO在4-5mg/L,O池末端DO为2-3mg/L,O池进水因为会消耗碱度pH维持在7.0-8.5之间。4、BIOFOR反应器的挂膜方式为自然挂膜和接种挂膜相结合,生物膜形成较快。挂膜初期闷曝三天,闷曝时气水比为1:1,三天后改为低负荷进水,一周后全面提升进水负荷。挂膜20d天左右,肉眼可见上层滤料表面附着了一层黄色丝状絮体,同时出水COD的去除率由挂膜初期的25%升至48%。挂膜45d时,BIOFOR反应器中下部的滤料表面生物膜也已形成,颜色较深,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5%以上,NH3-N的去除率基本可以达到50%,BIOFOR反应器挂膜成功。5、BIOFOR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进水COD为126-258mg/L,出水COD浓度基本在60mg/L以下,平均出水浓度为44.2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72.45%;反应器进水NH3-N浓度变化范围为11-27.2mg/L,出水NH3-N浓度基本在10mg/L以下,平均出水浓度为7.6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56.8%。6、BIOFOR反应器稳定后的最佳运行条件为:运行气水比为5:1;反冲洗为水气联合反冲洗,单独气冲4-6分钟,气冲洗量为0.8~1.0m3/(m2·min);随后气水联合反冲洗,时间为6分钟以内,反冲气强度为0.8~1.0m3/(m2·min),反冲水强度为0.4~0.5m3/(m2·min);最后再单独用水反冲洗,时间为5-7分钟,反冲水强度为0.6~0.8m3/(m2·min)。7、"A/O+BIOFOR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稳定运行后,对COD平均去除率达到94%,NH3-N平均去除率达到83%,SS平均去除率达到63.7%,出水COD、NH3-N、SS均达到了《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表2的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