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2013年Ⅰ期~Ⅱb期宫颈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新疆维、汉两个民族临床早期宫颈腺癌预后影响因素,为宫颈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01月0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就诊并住院治疗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12例FIGO分期Ⅰ期~Ⅱb期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纪录人口统计学分析、诊断及治疗信息,并记录3年的随访资料及生存资料,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Kaplan-meier计算法行单因素分析,并用逐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新疆宫颈腺癌患者中汉族构成比最大,汉、维比例为:4.44:1。与肿瘤预后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分期越晚(P=0.001)、淋巴结阳性(P<0.001)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时间最长,术后补充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综合治疗)的生存时间最短(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IB期与IIA期患者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43);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40);单纯手术与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5)。汉族和维吾尔族,复发、生存时间无差异(P=>0.05)。但其预后与民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腺癌预后与民族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宫颈腺癌预后差,分期晚、淋巴结阳性为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手术和化疗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患者预后,而术后补充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综合治疗)因存在高危因素,且宫颈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等因素,故预后欠佳。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越来越多样化,国际化的领域也是越来越广泛,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因素,同样具有各方面的交流,不仅体现在教学
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工程项目直接关系到民生,而且也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紧密关联.甚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和谐稳定.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国家档案中的重要一部分,
高职教育对于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而言,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育综合性的技术人文人才的艰巨任务.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作用简单介绍,结合其教学过
利用高斯函数推导出了气敏元件动态测试时,气体到达元件表面的浓度值的计算公式,并对液体试剂取其上方蒸气测试时,进行了蒸气压修正. The Gaussian function was used to der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