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新疆维、汉两个民族临床早期宫颈腺癌预后影响因素,为宫颈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01月0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就诊并住院治疗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12例FIGO分期Ⅰ期~Ⅱb期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纪录人口统计学分析、诊断及治疗信息,并记录3年的随访资料及生存资料,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Kaplan-meier计算法行单因素分析,并用逐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新疆宫颈腺癌患者中汉族构成比最大,汉、维比例为:4.44:1。与肿瘤预后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分期越晚(P=0.001)、淋巴结阳性(P<0.001)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时间最长,术后补充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综合治疗)的生存时间最短(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IB期与IIA期患者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43);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40);单纯手术与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5)。汉族和维吾尔族,复发、生存时间无差异(P=>0.05)。但其预后与民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腺癌预后与民族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宫颈腺癌预后差,分期晚、淋巴结阳性为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手术和化疗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患者预后,而术后补充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综合治疗)因存在高危因素,且宫颈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等因素,故预后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