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系统是迄今为止多态性程度最高的遗传系统,大量群体遗传学研究表明,HLA等位基因的分布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域间存在差异,而且由于连锁不平衡使得HLA单倍型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HLA基因和HLA单倍型均是人类遗传学的重要标志,通过对HLA基因和HLA单倍型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可以反映人类迁徙和混杂的历史信息。此外,HLA系统还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的抗原呈递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高度多态性的HLA基因,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如果能明确某些特定的HLA基因型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存在易感性的关系,一方面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易感基因与保护基因,从而进一步考虑在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干预或治疗,为患者提供帮助。我们为了探讨我省汉族人群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与HLA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对我省汉族人群和ALL中HLA基因的分布频率的做了研究。
方法:本研究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eleotide Probing,SSOP)方法,对河北汉族人群中6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和106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HLA-A、B、DRB1基因的检测,比较与健康人群之间HLA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并通过woolf公式计算相对危险率(Relative risk,RR),以甄别出河北汉族人群对ALL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同时与其它种族、其它地域人群的研究结果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1.河北汉族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LA-A、B、DRB1基因分型中,A*01基因频率(10.56%)明显高于对照组(4.34%),危险系数RR=2.639,x2=4.761,P=0.029(P<0.05),B*37基因频率(6.36%)比对照组基因频率(0.47%)有明显增高,危险系数RR=10.397,x2=8.281 P=0.004(P<0.05)。
2.河北汉族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LA-A、B、DRB1基因分型中,A*30基因频率(1.55%)明显低于对照组(8.37%),危险系数RR=0.201,x2=5.604 P=0.018(P<0.05);B*13基因频率(4.73%)比对照组基因频率(12.05%)有明显降低,危险系数RR=0.368,x2=5.009,P=0.025(P<0.05)。有统计学意义。
3.河北汉族人群ALL患者中A*03、B*07、DRB1*13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虽有升高,且相对危险系数RR值>1,但通过RR的显著性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A*01、B*37可能为河北省汉族人群ALL患者的“易感基因”。
2.A*30、B*13则可能为河北省汉族人群ALL患者的“保护基因”。
3.了解HLA基因多态性在河北省汉族人群ALL病因发病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ALL发病与免疫反应基因,易感基因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