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问题既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学术各界都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调查研究。总体看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减负、村民自治等问题上,有关农民与媒体方面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农业电视在“科教兴农”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农村科教电视节目闪亮登场,成为电视界普遍关注的一个新“焦点”。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农村科教电视节目(以下亦简称“农科节目”)的收视调查分析,以科学与农民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为线索,针对目前农业电视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客观剖析,并作一些尝试性、探讨性的思考,以期对农村科教电视栏目的发展思路和节目的创作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共包括农科节目的时代特点和创作手法研究两大部分内容: 一.农村科教电视节目的时代特点。这一部分是一个调查报告性质的论述,主要由调查分析、错位分析和对策分析三部分组成。它主要针对当前农村科教电视节目的收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农科节目与农民之间存在的一些错位现象进行一些探讨性的分析,最后是针对前面分析中的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对策分析。下面简要叙述一下这几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调查分析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中所蕴藏的信息,却是鲜活的。调查数据显示,电视是农民当前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处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民一方面对科技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又对电视所传播的科技信息大多持一种保守的态度。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农科节目的要求正在水涨船高,其中反映最强烈的首先是希望能看到农科节目,其次是希望农科节目要“说得实际、说得明白、说得好看”,再次是希望讲述自己、表达自己。 (二)错位分析 毫无疑问,农民有科技需求,农科节目也正在努力适应这一需求,但夹着电视屏幕这层隔膜,农科节目与农民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错位:从农科节目的创作指导思想到节目形式、再到节目内容都有所表现,农科节目与农民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仍然相距较远。综合前面的调查分析来看,当前农科节目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收视率,难点是如何在无法避开科学功利的情况下传播科学精神,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扩大节目的覆盖率和加强节目的针对性、亲和力。 (三)对策分析 由于农科节目的覆盖率直接指向农科节目与农民之间的物理距离,亲和力指向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所以探讨如何提高农科节目的收视率有必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针对覆盖率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组建农业电视联播网”的思路,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可行性分析。对于亲和力问题,本文主要从主持人的亲和力、节目内容的亲和力和节目形式的亲和力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思路。J 农村科教电视节目的时代特点和创作手法研究 二.农村科教电视节目的创作手法研究。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农科节目的具体创作 手法进行一些个别的探讨。从前面的调查分析中可知,农科节目的收视效果,除了覆 盖率因素以外,核心问题是节目本身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而这些最终都要归结到每一 个节目的具体创作中。因此,创作手法的创新,尤为关键。本文在杂交优势理念的启 发下,提出将新闻片、故事片和科教片进行“杂交”,并作为一种创作思路,以期利用 三者己经成熟的创作理论和实践,集三者之长,成一家之好。随后的论述,主要是针 对其具体的创作手法进行相应的探讨。当然,这种个别化的探讨,只是从开拓创作思 路的角度出发,以期触类旁通,创作者从中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创作出更多更 好的农科节目精品。 综上所述,本文对农科节目收视情况所作的调查分析,以及在调查结果基础上所 进行的一系列探讨,对于目前发展中的农业电视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农村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道路,需要大量的铺路石,愿本文能成为 其中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