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痫(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TCS)简称大发作(grandmal),是癫痫(epilepsy)最常见的发作类型,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和阵挛,伴意识丧失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患病率高,反复发作,难以控制,治疗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疑难病症。 随着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的逐步深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方法也不断创新。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可通过穴位的刺激作用,羊肠线对人体的机械刺激、生物学刺激、化学刺激,从而形成持久的刺激冲动,抑制大脑皮层的异常放电,同时对机体进行调节,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本课题以督脉及膀胱经穴位为主,采用埋线的方法治疗GTCS,严格进行科研设计,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除系统观察分析该疗法对于GTCS的治疗效果外,还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表(修订QOLIE31)来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改善患者口服抗癫痫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进行观察,从而为临床的推广提供较全面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病例来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市中医院针灸科、神经科门诊及病房的患者,严格确定合格受试对象,按照1∶1∶1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西药组采用单纯丙戊酸钠口服,针刺组以针灸配合丙戊酸钠,埋线组以穴位埋线配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量表评定、脑电图检测。各项研究结果如下: (1)参照1992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讨论制定的《痫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对癫痫症状评分比较发现,三组治疗前后评分具有明显变化(P<0.05),说明三个组经过治疗后,癫痫发作均有明显改善。而对治疗后的癫痫症状评分进行分析,发现西药组和针刺组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埋线组则与它们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埋线组对于治疗后癫痫症状评分改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就治疗的有效率来看,三个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均令人满意。其中,埋线组50例中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针刺组92%和西药组82%(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则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提示:针刺组和埋线组治疗癫痫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组治疗,且埋线组疗效更优于针刺组。 此外,三组的疗效均与病程存在一定相关性,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2)在癫痫发作情况方面,三组经治疗后,患者在发作时的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强直持续时间、抽搐持续时间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