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高等院校中均开设武术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开设武术课已经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武术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以及如何能够让武术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多的参与,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武术知识。教育改革一直在被提倡,而纵观现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课堂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贯的填鸭式、满堂灌,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的学和练都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这种教学是教师占主体位置,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为了响应国家课程改革,使武术课堂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体会在做中学,乐中学。现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武术教学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对合作学习在体育专业的武术普修课中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选取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8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0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采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对比,检验在武术普修课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武术专项素质、武术专项技术、武术实能力的影响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实验,为以后的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使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让武术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结论如下: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武术专项素质、武术专项技术和合作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条件一致,符合实验条件。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武术专项素质、武术专项技术和武术实践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都呈显著性差异,能够有效提高武术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的合作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两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经过均值比较,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武术专项素质和武术专项技术的测试成绩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经过T检验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合作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4、对照组武术专项素质和武术专项技术的测试成绩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经过T检验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成绩有所下降,正踢腿、腾空飞脚成绩得到提高;对照组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合作能力T检验结果为P=0.03,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的合作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