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在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尚没有随机对照的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间质瘤的对比研究,倾向评分法可将非随机对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进行匹配,挑选出数据库中混杂因素相似的样本进行组间比较,从而保证其混杂因素均衡可比。本研究将收集我中心过去10年间经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数据和随访数据,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进行生存分析,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第一部分: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和预后因素分析目的:通过胃GIST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对照研究,探索胃GIST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并具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原发胃GIST患者。腹腔镜手术组153例,开腹手术组58例。结果: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位置、危险度分级、手术入路方式都与无瘤生存与否有关系。危险度分级每增加1级,出现复发或者死亡的危险度增加10.684倍。不同核分裂像数之间以及危险度分级之间ki-67增殖指数的均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每增加1级,出现复发或者死亡的危险度增加10.684倍。2.ki-67增殖指数单独作为确诊间质瘤的诊断指标并不可靠,但可以作为间质瘤的补充诊断指标;ki-67增殖指数可能是判断胃间质瘤危险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3.回顾性研究,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分布不均匀。第二部分: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目的: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优势。方法:使用第一部分的临床资料,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获得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匹配后两组各纳入44例患者。匹配效能良好。和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在术中及术后短期恢复指标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间生存情况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结论:1.倾向评分匹配后,腹腔镜组的术中及术后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2.在平均42月的随访期内,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与开腹手术可获得同样的远期疗效;3.肿瘤直径<5cm时,实施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