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阶段处于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幼儿自我控制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价值的内化,而价值的内化主要源于成人的影响。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教师成为了幼儿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幼儿价值的内化,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状况也关乎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探讨师幼互动质量及其对幼儿自我控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沈阳市3所幼儿园9个班级的18名教师和243名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对每个班级的集中教学活动进行为期4天的观察,共采集了36节集中教学活动案例,以对师幼互动质量进行评定和测量。此外,采用杨丽珠与董光恒编制的《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对所有班级的幼儿自我控制水平进行测量。最后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结论:1.幼儿园的师幼互动质量达到了中等水平,其中,情感支持水平最高,活动组织其次,教学支持水平最低;师幼互动在学历、教龄、年级、师幼比和活动领域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显著好于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工作5年以上的熟手教师显著好于新手教师;大班显著好于小班;师幼比低的班级显著好于师幼比高的班级;语言、艺术、科学活动显著好于健康活动。2.幼儿的自我控制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的四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自制力、延迟满足、自觉性以及坚持性;幼儿自我控制具有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其中大班显著好于中班,中班显著好于小班;女孩显著好于男孩。3.师幼互动总分以及活动组织和教学支持均与自我控制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情感支持与自我控制无显著性相关。在下设的10个指标中,关注幼儿的观点、教育活动指导、认知发展与幼儿自我控制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行为管理、活动安排效率、反馈质量、语言示范与幼儿自我控制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相关。4.教育支持中的认知发展和反馈质量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幼儿的自我控制。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两条建议:首先,多管齐下,提高教师师幼互动的总体水平;其次,有效互动,促进幼儿自我控制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