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包括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的辨证分型特点,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及踝臂指数(ABI)测值是否有助于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诊断,并进一步探讨踝臂指数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收集的冠心病合并及非合并糖尿病住院病人128例,冠心病但没有已知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简化的糖耐量试验(OGTT)后,根据血糖情况分组,用OMRON VP-1000仪器测量踝臂血压指数(ABI),同时进行基线资料(吸烟、饮酒、身高、体重等)的收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有关冠心病的中医证候标准辨证分八型,排除少见的四种证型,进行四种常见中医证型在三组(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IGT、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间的分布情况及三组间ABI的比较,并简单相关分析ABI相关影响因素及与中医证型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中有糖代谢异常的百分比占了冠心病患者总数的66%;2.证型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冠心病组:心血瘀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组: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但两组的中医证型构成比无显著差别(P=0.16);3.ABI测值,冠心病组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包括IGR及2型糖尿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IGR、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高脂血症及肥胖均是ABI的显著影响因素;在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吸烟是ABI的显著影响因素(P=0.028),而在整体人群中,没有显著性(P=0.075)。结论:1、冠心病合并与非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之间的中医证型均以心血瘀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及气阴两虚四种常见,但构成比无明显差异;2、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发生血管意外事件概率更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3、高血脂、肥胖均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显著影响因素,故对这些患者应常规检测踝臂指数,了解其血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