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DT虽已明令禁止使用近30年,但在环境介质和人体中仍有残留检出。这表明DDT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依然存在。因而,DDT在环境中的赋存状态、迁移转化和归宿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十分关注DDT与土壤、沉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吸附迁移规律研究,然而,胡敏酸胶体作为水土介质中的重要物质伴随水体一起流动,如何影响DDT在土壤/沉积物的运移却不得而知。因此,本文以关中盆地为典型研究区,以DDT为目标污染物,分别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研究浅层地下水中胡敏酸胶体对DDT在渭河沉积物中的吸附与运移的影响,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无胡敏酸胶体时,沉积物对DDT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20h;有胡敏酸胶体时,DDT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速率加快,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由120h缩短到了48h。无胡敏酸胶体时,沉积物对DDT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有胡敏酸胶体时,沉积物对DDT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2吸附热力学实验表明:无胡敏酸胶体时,沉积物吸附o,p’-DDT、p,p’-DDD和p,p’-DDE的等温线形式分别为S型、L型和L型的。有胡敏酸胶体时,沉积物吸附o,p’-DDT、p,p’-DDD和p,p’-DDE的等温线形式分别为L型、S型和L型的。无胡敏酸胶体时,沉积物对o,p’-DDT、p,p’-DDD和p,p’-DDE的吸附作用分别符合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Langmuir方程。有胡敏酸胶体时,沉积物对o,p’-DDT、p,p’-DDD和p,p’-DDE的吸附作用分别符合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3保守离子的动态淋滤实验表明:当采用0.01mol/L的氯离子进行淋滤实验时,氯离子3h穿透柱子,5h沉积物吸附饱和;当采用0.01mol/L的氯离子+100mg/L的胡敏酸胶体的混合溶液进行淋滤实验时,氯离子2.5h穿透柱子,5h沉积物吸附饱和。由此可见,胡敏酸胶体使得氯离子提早穿透柱子,但氯离子在沉积物中的滞留时间延长。4DDT的动态淋滤实验表明:用70μg/L的DDT进行淋滤实验,结果表明:DDT4h穿透柱子,7h沉积物吸附饱和;用70μg/L的DDT+5mg/L的胡敏酸胶体的混合溶液进行淋滤实验,结果DDT3h便穿透柱子,5h沉积物吸附饱和;由此可见,胡敏酸胶体使得DDT提早穿透柱子,并使DDT在沉积物中的滞留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