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分集技术应用于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性能分析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无线通信中,空间分集技术能够很好的扩大信道的容量。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就是现今研究的热门课题。然而,由于体积或者是功耗的原因,移动台并不能支持多天线。为了突破这个限制,一种新的空间分集技术-协作分集技术应运而生。协作分集技术能够让单天线的移动台在多用户环境下享受其它移动台的天线。每一个移动台都成为虚拟的MIMO发送器或者接收器,因此,他们能够获得发送分集增益。协作分集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容量,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和中断概率。 本文主要所做的工作如下: 首先,介绍了现今无线通信的发展情况,对MIMO以及空时编码等热门的技术作以简要的介绍。 其次,正式引入协作分集技术,详细论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并逐一介绍了放大前传、译码前传和编码协作这三种协作分集的方式。 最后,重点研究编码协作这种方式。不同于前面两种重复转发的方式,编码协作结合了信道编码的过程。本文选取了中断概率这个性能指标,由定义出发推导出中断概率的表达式,并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编码协作对于系统中断概率的巨大改善。在编码协作中弓}入空时编码,对比普通编码协作,分析了在准静态衰落条件下的中断概率表现。
其他文献
用元数据统一描述用户、业务和网络信息是下一代网络实现自适应业务提供的关键技术之一,元数据管理系统则是下一代网络自适应管理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论文基于笔者参与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MeshNetwork,WMN)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是构建B3G/4G的潜在技术之一。但是,由于WMN在拓扑、传输和业务上的特性,传统的用于有线网络的分层协议设计方法不宜直
天线阵列信号处理作为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地震勘探、射电天文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它是改善蜂窝和个人通信服务系统质量、覆盖范
MIMO-OFDM系统中的相干检测和空时译码需要信道状态信息,因此准确的信道估计是提高接收机接收性能和数据传输质量的关键。由于基于导频或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浪费了信道带宽,降
数字签名是对数据单元进行密码变换,使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正确性、完整性。数字签名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用技术主要是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
下一代网络是基于IP分组技术的网络。软交换网络是下一代网络的典型代表。软交换网络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网络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承载层和接入层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实现
超宽带(UWB)通信是一种以较低的能量来高速发送数据的技术。脉冲无线电是超宽带的最主要形式,它使用脉冲宽度为纳秒级的短脉冲进行通信。由于具有较短的脉冲宽度,相比于传统的
本学位论文的课题来源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TD-SCDMA多模终端的研制及产业化”和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宽带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TD-SCDMA标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之一,它是基于同步码分多址技术(SCDMA),使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陆地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SA)技术作为TD-SCDMA标准的关键技术,是目
本文通过介绍河北省“送教下乡”工程概况及保定市实施情况,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送教下乡”工程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