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星座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传入中国以来,西方星象学中的“星座”概念在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与改良之下,已经从异域文化逐渐转发展成为体系完备、自我生长的中国“星座学说”,甚至转化为时尚流行的“星座文化”。  中国“星座文化”在以青年群体为代表的受众群中广受追捧,甚至出现了种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星座迷恋”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及学者的担忧。有人认为中国“星座文化”是披着高科技伪装的洋迷信,不但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利,更是全球化大趋势之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入侵。这种忧虑虽然不无道理,但却往往忽视了中国“星座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中大众媒介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受众个体特质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  本论文以“星座文化”在中国的形成与传播为突破口,一方面着力考察身处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语境之下的大众媒介在特定文化和概念形成的过程之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也注重分析青年群体特征和受众个体特质对其接受和传播“星座文化”的影响。  本论文从文本分析入手,分析“星座”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进而归纳出中国“星座文化”在大众媒介的传播和改良下形成的若干阶段,同时配合调查研究,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分组/随机抽样及焦点团体访谈,对不同的受众接触星座文化的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对三地区高校学生和新浪星座频道网民的问卷调查,以及对相关群体的焦点团体访谈,本论文发现中国“星座文化”是大众媒介根据青年受众群体的需要而量身剪裁的流行文化;青年受众群体对于“星座文化”的追捧更多是为了满足其特殊的心理需求;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对于“星座”文化的态度相对而言是较为理性的,他们对于“星座”文化的追捧更多是出自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的需要,对这种占卜预测本身并不存在很高的依赖性。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汽车类期刊是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1981年以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此后20余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994年,国
河北省建设厅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建设部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全面推动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稽查制度”的部署,着力改变只注重制定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而轻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报业产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各地报业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报业市场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已经成为新闻理论界和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定性描述和量化分
直邮,即企事业单位、政府、非盈利组织等为实现信息告知、形象宣传、情感维护、企业营销等目的,选定目标对象,设计、制作宣传品,并用邮寄的方法递送到目标群体的整个过程。直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近年来,贵州省建设厅注重建筑市场法制建设工作,结合贵州省建筑业发展实际,借鉴全国规范建筑市场管理的经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大了规范和整顿力度,使我省建筑市
期刊
德国的《图片报》(Bild-Zeitung)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每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的排名中,它的名次一般都在3-6名之间。最近二十多年来,其发行量保持在四五百万份左右,最高发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