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景天享有“高原人参”、“北极玫瑰”之美称,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等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但目前红景天商品药材存在品种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不同品种红景天、同一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材在质量上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红景天药材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因此,对红景天药材进行更全面的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仍是红景天药材鉴定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于特征差异较小的品种、药材粉末、中成药的鉴定,尚存在一定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学科在中药领域的不断融合,现代化学和分析方法在中药品质评价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传统鉴定的基础上,寻找和建立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对红景天药材综合质量评价、规范药材生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药典收载品种大花红景天的商品药材药用部位进一步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其有效物质基础及其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红景天药材的质量评价多限于单一指标的不足,建立了红景天药材的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采用特征性强、准确简单快捷的红外光谱技术对红景天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对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进行了鉴定,提出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的主要部位是宿存茎和根茎,为红景天药材化学成分研究和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2.运用多种现代分离技术(如液液萃取、柱层析等)和结构鉴定方法(如IR、EI-MS、ESI-MS、1HNMR、13CNMR、HMQC、HMBC、DEPT等)对大花红景天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波谱解析和化学分析的方法鉴定出其中6个:苷类3个(甾体皂苷、黄酮苷、醇苷),酚酸类2个,芳香醛1个。分别为咖啡酸(化合物ZMP-1)、香草醛(化合物ZMP-3)、红景天苷(化合物ZMP-4)、没食子酸(化合物ZMP-5)、胡萝卜苷(化合物ZMP-6)、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ZMP-7)。3.通过对红景天药材提取方法的筛选和色谱检测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同时测定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3种有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合格,测定结果准确,可作为红景天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运用上述方法对大花红景天药材不同部位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宿存茎各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根茎,这一结果为宿存茎可作为红景天药材的药用部位提供了参考依据;不同贮存年限红景天药材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贮存年限对质量影响很大,样品中红景天苷含量均随贮存时间增加而下降,建议药典评价红景天药材质量时增加其贮存年限的限定,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比对软件、二阶导数软件,对大花红景天、塞北红景天、小丛红景天、狭叶红景天、高山红景天7个品种的原药材、75%乙醇总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层提取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了7个品种原药材和提取物在红外光谱图、二阶导数光谱图上的差异特征,实现了以上品种的红外鉴别。5.采用红外光谱法结合SIMCA法识别技术,对收集到的84份红景天样品进行了光谱聚类分析。初步建立了7个品种红景天原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数学模式识别方法,该法识别率和拒绝率均>92%,试验样品检验合格率为66.7%,表明SIMCA聚类分析法可用于红景天药材的快速品种鉴定,这为现代分析技术在红景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为:1.对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的药用部位进行了分类,提出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宿存茎和根茎。2.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香草醛,首次从大花红景天中分离得到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3.建立了同时测定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3种有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法分离效果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改进了现有红景天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红景天药材多指标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4.比对分析了大花红景天等7个品种的原药材粉末和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初步实现了以上品种的红外光谱鉴别。5.首次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IMCA模式识别法,对大花红景天等7个品种红景天药材进行了光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可用于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快速鉴别,为现代分析技术在红景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6.化合物ZMP-2经波谱解析和文献查阅,其母核结构鉴定为对羟基桂皮酰基,糖部分为少见的七碳糖。经国内外文献检索未见与ZMP-2类似结构,疑为一新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