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人士民主监督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要 求,也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完善有效的监督制度对于实现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文明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党外人士民主监督是在我国革命与建设过程 中,形成的监督制度创新模式,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 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党制度框架下,共产党与党外人士通力合作,互相支持 的相互关系。党外人士民主监督作为我国监督制度的一个优势,在政治文明建设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我国政党政治的现实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论证,采用比较的方 法,对党外人士民主监督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党外人士的特定含义加 以界定,从而理清人们对党外人士内涵的混沌认识,廓清党外人士外延的模糊性。 其次,回顾了我国党外人士民主监督的发展历程,对党外人士民主监督的现状、 特点以及薄弱环节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当前党外人士民主监督工作需要解决 的问题。再次,在比较国内外多种监督形式的同时,对党外人士民主监督进行定 位,指出党外人士民主监督的有利条件及其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应发挥的 重要作用。最后,对进一步完善党外人士民主监督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字:党外人士 民主监督 执政党 参政党
其他文献
中国地方财政管理政策的创新是近年来各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议题。尽管1994年中央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为地方财政管理政策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动力,但由于现行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来源于
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和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技术(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CMC)的崛起和发展是上个世纪社会和人类历史进程的
文章从阐释方志敏精神的形成与渊源开始,指出方志敏精神源自理想信念的引导、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传统美德的熏陶。总结出方志敏精神的丰富内涵,即爱国为民、开拓创新、务实奉献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理论层面上剖析了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的原因。权力异化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而监督不力则是腐败滋生蔓延的现实基础。 第二部分介绍了建
全球化进程和关于增长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与机制安排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穷成为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巴西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大量流动人口涌人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基本建设,经济活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面临很多问
学位
长征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的胜利是长征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党独立自主解决组织和军事领导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