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合作困境的形成机理及治理机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15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地方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两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具备吸引力的地区在聚集优势资源和引入关联企业后形成新的增长极,此时本地市场或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产品供应,促生了集聚企业进入全球市场的动力。正是这种良性循环发展形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特征。相关企业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如金融、保险、科研院)聚集在一定区域形成了企业集群,进而形成了世界经济版图上色彩斑斓的块状“经济马赛克”,绝大多数世界财富都是在这些区域内被创造出来,它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都随处可见,如美国硅谷电子产业,德国慕尼黑汽车业,法国巴黎的时装业,中国北京中关村的信息产业,台湾新竹的半导体,浙江柳市的低压电器,嵊州的领带业等。企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合作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地理邻近、共享的基础设施、发达的分工以及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等集群特质减少了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成本,企业合作中能够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产业链不完善、根植性过强、开放程度不高等障碍可能导致集群企业合作过程中道德风险、搭便车、规模不经济、技术锁定等合作困境的出现。本文主要研究的便是分析集群企业合作困境的成因并探寻其内在机理,针对合作困境,提出增强集群企业合作的方式与途径,给出企业集群协作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政府与市场行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梳理企业集群理论及集群企业合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集群企业合作特性及合作演化机制;紧接着对集群企业的合作困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具溢出效应的双寡头企业产量竞争博弈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博弈理论,结合MATLAB软件,探寻了合作中过度的知识技术溢出、信息不对称、政府或行业协会的不作为以及社会网络根植性之于合作困境形成的内在机理。其次,面对合作困境,从行业协会治理、基于间接互惠的声誉传递、政府规制以及多元经济补给四个方面给出了集群企业合作困境的解决途径,突出了有成本的惩罚治理、无成本的声誉机制以及多元经济在治理集群企业合作困境的重要性。随后,从推进专业化分工结构、调整差异化产品结构、构建低成本服务体系、重构多赢格局的价值链、优化一体化资源配置及扩张规模经济的价值网络六个方面增强集群企业合作,提高集群企业合作方式集聚化程度。并通过建模和数值模拟得出,生产差异化产品的集群双寡头企业合作中,集群溢出越高,越有利于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和企业利润的提高。此外,论文还在给出企业集群合作困境的治理机制的同时,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政府统筹、信息平台、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增强集群企业合作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其他文献
现代化工业厂区的整体规划设计、辅助设施配置与节能环保措施应用对厂区以及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工业企业在规划初期,应从厂房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及后续的企业管理过程中,
当今,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部件越来越复杂,产品的复杂性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给企业带来商业契机,然而,产品的复杂性导致研发流程更加
在普通圆柱螺纹中径参数测量方法的讨论中,螺纹中径参数如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去测量,一直未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目前,所有有关测量技术的教科书和参考书中的中径参数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认为,知识是能够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因此,知识作为必要的“无形资产”,应该被企业精巧地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只有厘清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绩效评价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
本文是作者数十年来以力学和概率论相结合的途径,广泛、深入研究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的主要成果。其中包括泥沙运动的概化模式;单颗泥沙运动力学及统计规律;床面泥沙4种状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