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加强对沙棘植物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本课题取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三类物质,从药效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研究三种物质对异常脂代谢的调控作用,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1.油酸诱导HepG2细胞构建脂肪变性模型,给HepG2细胞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检测模型细胞与给药细胞中脂肪的变化和TC(Total Cholesterol)、TG(Triglyceride)的含量,评价沙棘三种物质体外调脂作用。 2.采用高脂饲料饲养方式构建高血脂模型大鼠。给予高血脂模型大鼠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检测模型组与给药组大鼠TC、TG、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H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含量;对大鼠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通过血脂水平及肝脏组织病理的变化,评价沙棘三种物质体内降血脂的作用。 3.采用LC-MS/MS技术代谢组学分析发法,比较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对高血脂症大鼠尿液中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作用。 结果:1.MTT法测定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沙棘黄酮给药剂量在5~50μg/mL,沙棘果油和籽油给药剂量在50~4000μg/mL范围内对HepG2细胞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浓度为80μg/mL油酸诱导HepG2细胞24h后,沙棘黄酮、果油以及籽油给药剂量分别在6.25μg/mL、80μg/mL、80μg/mL时能显著减少细胞中油脂的数量,给药剂量分别为25μg/mL、320μg/mL、80μg/mL时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中的TG。 2.给予高血脂症大鼠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4周,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对大鼠血脂四项的调节的指标不一样。沙棘黄酮给药剂量在50~150mg/kg、果油和籽油给药剂量在300~900mg/kg,高血脂症大鼠肝脏中脂肪量随着给药剂量增大较小,肝细胞形态得到改善。 3.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对高血脂症大鼠尿液中氨基酸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能调节大鼠多种氨基酸的含量,其中色氨酸、甲基组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苯乙酰甘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精氨酸、β-丙氨酸为沙棘黄酮、果油以及籽油在血脂调节时的潜在标记物。 结论:通过体外、体内药效学的综合研究,可以得知:沙棘黄酮、果油和籽油能够调节HepG2细胞的异常脂代谢,抑制TG的合成,降低肝细胞中脂质含量;能够有效降低高血脂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恢复机体肝形态功能,可通过调控机体多种氨基酸的代谢发挥降血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