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低镍经济型双相不锈钢2101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3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型双相不锈钢是一类含氮、低镍、低钼或不含钼的资源节约型双相不锈钢。2101是经济型双相不锈钢中最典型的钢种,其成分范围:21.0-22.0%Cr,1.35-1.7%Ni,0.2-0.25%N,该双相不锈钢具有高强度,同时具有优异的塑韧性和耐腐蚀性、特别是耐点蚀性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和产品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成分接近2101的含氮低镍双相不锈钢成分体系,其中部分成分避开Outokumpu公司的专利范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利用Thermo-Calc软件设计了不同Ni、N、Mo含量的Fe-(20~22)Cr-(1~10)Mn-(0~3)Ni-(0.1-0.3)N-(0~0.6)Mo-Si-Cu合金,实验显示通过调整N、Ni元素含量可以获得两相比例接近1∶1的双相组织。实验室真空感应熔炼N含量0.15~0.25%合金时出现大量气孔,原因在于凝固初期组织为单相铁素体,导致氮的溶解度降低,形成气体逸出。通过控制浇注时压力和浇注温度,并采用加厚金属铸型以加快冷却速度,迅速通过氮溶解度极低的铁素体单相区,有效避免了气孔生成。   分析了2101系双相不锈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发现2101系双相不锈钢的强度随着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氮含量高于0.12%时,强度高于400Mpa,是传统奥氏体不锈钢AISI304的两倍;同时2101系列合金具有优良的塑性,其室温延伸率高于43%。2101系双相不锈钢冲击韧性受测试温度,取样方向,相比例(退火温度),相尺寸和元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相比例和元素含量是可控的关键因素。当Ni含量在1~3%变化时,L-T方向半样室温冲击值在100J左右。随着温度的降低,含镍量较高(2~3%)的合金可以维持冲击值基本不变,直至-40℃左右;而含镍1~2%合金冲击值在-20℃以上基本不降低,无镍或镍含量低于1%时,冲击值在室温或0℃就开始出现显著降低。   时效后2101系双相不锈钢冲击值降低,冲击值随时效温度变化的最敏感温度为700~750℃,在此温度时效3min后冲击值就开始降低,15min时冲击值减半,30min后冲击值降低至35~40J,此后缓慢降低。通过OM,SEM,XRD和TEM等分析显示2101系双相不锈钢析出物主要为hcp结构的Cr2N相,Cr2N相优先在铁素体晶界(亚晶界)、铁素体晶内和铁素体/奥氏体相界面析出,典型形貌为盘片状。N、Ni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对Cr2N相析出后冲击值降低规律影响不显著;Mo含量的增加促进Cr2N相析出温度略有提高。   通过浸泡失重法和临界点蚀温度测定研究了2101系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结果显示2101系列合金的浸泡失重速率在1.9~7.0g/m2.h之间,与AISI304在同一数量级,其中2101-1、AISI304和LDX2101的腐蚀速率分别为3.44、3.63和3.45,说明三种合金的耐点蚀性能接近。同时2101-1和LDX2101的CPT均在15℃左右,而2101-4的CPT为20℃,其规律与浸泡失重相似。   分析了2101系双相不锈钢中影响耐腐蚀性的因素及机理。通过对两相中元素分配系数的分析,确定了两相各自的PREN值,发现当Cr、Mo、Mn等元素含量和退火温度相对固定时,存在一个N含量的临界点,当N含量低于这个临界点时,铁素体相耐点蚀性能优于奥氏体相,此时钢的耐点蚀性能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相,因此当N含量在低于这个临界点的范围内增加时,钢的耐点蚀性能提高;而当N含量超过这个临界点时,钢的耐点蚀性能主要取决于铁素体相,导致的结果是N含量的进一步提高对铁素体相的提高很有限,因此钢的整体耐点蚀性能提高不显著。相反地,如果此时提高Mo含量,由于Mo在铁素体相中富集,因此铁素体相的耐点蚀性能得到迅速提高,带来的结果是钢的整体耐点蚀性能显著提高。利用Thermo-Calc软件结果认为标准的2101双相钢在1050℃时两相耐点蚀性相近的N含量临界值在0.13~0.15左右。   分析了夹杂物对点蚀的影响。分析发现,点蚀坑呈现典型的花瓣状,对腐蚀产物的能谱分析显示点蚀坑内富含Al、O、Mn、S等元素,说明夹杂物是点蚀重要的起源点,对耐点蚀性能存在不利影响。   报告最后结合实验室轧制和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2101系双相不锈钢的热加工性能。结果发现锻态2101系合金拉伸时热塑性可以达到70%左右,且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铁素体含量增加而升高、随N含量降低而升高;压缩过程中变形抗力略低于2205,变化规律与2205相似,即变形抗力随轧制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氮含量升高而增加。2101系双相不锈钢热轧时易产生边部裂纹,氮含量和相比例是影响热加工性能的关键因素。氮含量在0.2%以下时,热轧边裂程度较低,氮含量在0.2%以上时,热轧边裂较严重;铁素体相比例越高(热轧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降低边裂。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有机废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性,因此在环境工程领域对有机废气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机废气的来源广泛,其中主要包括喷漆、印刷、金属除油和脱脂、粘合剂、制药、塑料和橡胶加工等行业的废气等。目前,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吸附法、冷凝法、膜法和生物法等。本文主要是以活性半焦为吸附剂来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研究活性半焦净化有机废气过程中的气氛效应,及吸附
本文围绕以金属有机骨架MOF-5为前驱体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CeO_2-ZnO和MnO_x-ZnO催化剂系列对于NO_x的去除这环保治理的研究话题,以C_3H_6为还原剂,研究了在复合金属氧化物CeO_2-ZnO和MnO_x-Zn O作用下NO的吸附性能以及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溶剂热法-浸渍法制备不同掺杂量的CeO_2-Zn O和MnO_x-Zn O。各项表
本文研究了二月兰对土壤Cd、Zn污染修复及外源细菌强化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二月兰对镉的单株积累量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土壤镉浓度为150mg.kg和200 mg.kg时
泡沫混凝土一般是指用机械方法把泡沫剂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与含硅质材料、钙质材料、水和各种外加剂等组成的料浆混合、搅拌、浇注成型、养护的一种多孔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但是,泡沫混凝土在加入泡沫的同时,引入了大量气泡,导致实际应用出现问题,比如抗压强度低、吸水率高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泡沫混凝土的应用。另外,随着粉煤灰和矿渣的排放量逐渐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将粉煤灰和矿渣掺入泡沫混凝土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化时期,并且正朝着新型产业转型的方向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人口总数变化不大,城镇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随着数码产品自身小型化、轻量化及社会对这些数码设备需求不断增加,高性能小型电源逐渐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各种各样的电子、数码产品工作电流高、耗电量大
本文主要以西南石油大学开放性实验VR纪录片《山·茶》拍摄过程为例,结合2D拍摄,分析说明VR全景式取景内容在拍摄过程中的选择,为西南石油大学开放性实验重点项目《一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