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yd83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原文的重要性,并把“忠实于原文”作为翻译的首要标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翻译不可能是绝对忠实的。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比比皆是。罗伯特·埃斯卡尔皮指出,创造性叛逆是文学交流的关键。“叛逆”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基本特点。由于语言所指系统、文化背景及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赖以生存的条件存在差异,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原文本作一定的改动。毫无疑问,译者为了使翻译的作品呈现一种新面貌所作的这种改动,具有创造性。当前对创造性叛逆的研究往往是从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这种研究过于宏观,没有对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起因、制约的因素、结果和意义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此,本文作者试图在阐释学、接受美学和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此作系统的分析。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是译者的主体性、文学和审美倾向、翻译目的和观点的体现。另外,读者的参与及目的语背景的变化也会引发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主要受文本和超文本因素的制约。不同的语言所指系统和社会-文化因素,如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传统及赞助人都会干涉文学翻译过程中译作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最终会导致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混杂性。本文关于创造性叛逆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翻译标准。实际上,翻译标准与两个因素,即“忠实”和叛逆,密切相关,二者互为补充,密不可分。创造性叛逆是实现“忠实”标准的重要途径。其次,有利于改善译者及译作的地位。最后,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旨在促进跨文化交流,它不仅延长了原作的生命和价值,而且有利于丰富和保存目的语文化。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得出结论: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是实现“忠实”标准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消瘅"范畴,传统观念认为,"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立"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之大法。但临床中发现,精神因素所致的糖尿病病人亦不在少数。故我们认为,
究其来源与活动内容,土族的节日可以分为世俗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和民间集会三大类。节日饱含了土族的认识论。是土族历史传统的沿袭,未来发展的基础,是架在现实生活与想象生
<正>消渴病,亦称"消瘅"、"消中"等,传统观念认为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
论文主要对中国法律保留制度进行了探讨。结合论述的内容,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对法律保留原则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法律保留原则的内涵、适用范围和价值
近几年来,我国的各项工程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体现在各方面。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工程项目的原动力,也是发展的保障,只有这样我们的项目工程才会更好的向下发展。如今的
想必熟悉苹果自带音乐播放器的朋友,一定很了解该播放器具有横屏选歌UI界面。在强大苹果系统优化下,滑动选歌非常为之方便。但是,不是正版购买的朋友,下载的歌曲并没有音乐封面,这大大降低该UI界面的华丽性和便捷性。
针对汽车涂装废水组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芬顿氧化混凝+溶气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涂装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涂装废水处理效果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