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饲用乳酸杆菌的鉴定及发酵过程生长特性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三株饲用乳杆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生理特性和发酵过程的菌体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菌体的生物量有了较大提高的同时,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对三株饲用乳杆菌SJ2-1、SJ2-2和SJ2-3进行16S rDNA分析鉴定。结果显示乳杆菌SJ2-1为Lactobacillus satsumensis,乳杆菌SJ2-2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乳杆菌SJ2-3为Lactobacillus sp.71。乳杆菌SJ2-1、SJ2-2和SJ2-3的16SrDNA序列分别经过比对后,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对乳杆菌SJ2-1和乳杆菌SJ2-2两菌株进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乳杆菌SJ2-1能够耐受5%NaCl,2.0g/L牛胆盐,能在pH3.5的培养基中生长,乳杆菌SJ2-2能够耐受7%NaCl,2.5g/L牛胆盐,能在pH2.5的培养基中生长,考察的两株乳杆菌都能在45℃生长,说明耐热性较好。以玉米浆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干酪乳杆菌SJ2-2的菌体生长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干酪乳杆菌SJ2-2菌体生长最佳培养基为:工业葡萄糖36g/L,玉米浆50.4ml/L,无水乙酸钠10.42g/L,MgSO4·7H2O为0.2g/L,MnSO4·H2O为0.01g/L,FeSO4·7H2O为0.01g/L,NaCl为0.01g/L,吐温80为1ml/L。在此最优条件下,干酪乳杆菌菌体生物量OD600值达到3.686,比优化前提高了81.8%。研究了乳杆菌SJ2-1、SJ2-2和SJ2-3在5L罐中分批培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优化培养基中干酪乳杆菌SJ2-2最大菌体生物量比在GYP培养基中提高了84.5%,优化得到进一步验证。在优化后的玉米浆培养基中进行分批培养,分别研究了这三株乳杆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开展地方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及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学校
雨课堂是一种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共同研发并推出的,互联网+信息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式智能教学工具,通过对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壮医经筋学
移动学习是伴随移动终端发展而来的新兴的新型学习方式,是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使学习者可以随时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
“演出组评议模式”是表现性评价的模式之一,具有综合性、客观性等特点.把“演出组评议模式”与钢琴学习有效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以评价促进学生学
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在实际发展阶段也能够实现自身教学体系的完善,从而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再配合先进教学模式的应用,力求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基于混合式教
通过优慕课学习平台的应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课前通过优慕课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平台测验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疑问较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混合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教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混合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介绍混合教学设计的三种方法:低
“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媒介方式以及新一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探讨微信移动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辅助教学模式,结合设计类